好讀副刊

【住家風景】碗仔糕

我長大以後很少吃到跟小時候一樣好吃的碗仔糕,各家風味差異很大,菜脯也不如巴剎阿姨的好吃,不是味道不對,就是炒得不夠乾。巴剎阿姨早就退休了,吃不到的最好吃,後來吃得到的總覺得差了一點什麼。

前陣子早餐過於單調乏味,不是麵包就是包子,實在沒什麼新意。這時候就需要翻看食譜,溫故知新找找新的想法。這麼一翻,就翻到了紅豆碗仔糕的食譜。

Advertisement

我小時候很喜歡吃碗仔糕,不過只愛吃鹹不愛吃甜。白色的碗仔糕,配上炒香的菜脯,澆少許醬油,是我周日常吃的早餐。外婆一周到巴剎一天,買好之後就到露天小吃攤販那裡吃一碗麵才回家。如果我們沒跟着外出,她就外帶我們的早餐回家。我特別喜歡賣各式茶粿的那攤販,她的碗仔糕當然是好吃,最好吃的是她的菜脯,味道剛好,又炒得夠乾身。有些人喜歡放甜醬,我其實連醬油都不需要,只要菜脯就很夠了。

如果想要換換口味,甜的就有兩種,一種是椰糖味,另一種則是班蘭味。前者是褐色的,後者則是暗綠色的,配上新鮮椰絲一起吃,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用甜食當早餐我的胃會抗議,吃的時候很開心,但不久後就會胃酸過多、胃酸逆流,堪稱一條龍服務,讓我的胃難過一整天,所以絕大多數時候不輕易嘗試。

我長大以後很少吃到跟小時候一樣好吃的碗仔糕,各家風味差異很大,菜脯也不如巴剎阿姨的好吃,不是味道不對,就是炒得不夠乾。巴剎阿姨早就退休了,吃不到的最好吃,後來吃得到的總覺得差了一點什麼。我發現茶粿攤似乎也不太賣碗仔糕了,至少我住家範圍好幾攤賣糕點茶粿的攤子,都沒任何一家在賣。工作時候曾在八打靈一帶找到一家好吃的碗仔糕,要說跟小時候有什麼差別,就是這家的碗仔糕更軟一些,我喜歡稍為緊實一些的口感,不過也已經是不完美中的最完美了。只是那家店離家很遠,我離開職場多年,未曾踏足那家茶室,不知道碗仔糕是否仍買得到。

紅豆碗仔糕的食譜擺在眼前,小朋友卻跟我一樣都只想吃鹹味的碗仔糕,於是上網尋尋覓覓,找了三四個不同的食譜來。有的食譜水很多,有的則加入較多的澄粉。還有一種類似做法叫鹼水糕,加入一些鹼水。我們翻來覆去討論,最後擇定兩款試做。

ADVERTISEMENT

每種加進的食材都有其作用

我選的食譜水份較少,因為我想吃口感較扎實的碗仔糕。此外,這個食譜用到的其他粉類份量也少,絕大部分是粘米粉。蒸出來以後口感果然扎實,而且還過於扎實了。菜脯我用甜鹹菜脯混合一起炒,加一點黑醬油調色。炒乾菜脯原來不容易,菜脯碎會在熱油鍋內亂跳,有些甚至跳出鍋外,炒完之後擦牆壁、灶台、地板就花了不少工夫。

其後再試了幾款食譜,有些太軟,有些還是太硬。直到最近試到一食譜,水較多,出來成品非常完美,吃起來就是我心目中碗仔糕的味道了。這次加入更多水和添加不同粉類的目的,都是為了讓碗仔糕的口感更好。有時候看見複雜的食譜會覺得很麻煩,一個簡單的糕點卻要用各種粉類混合,有些粉只要一點點,買回來卻是一大包,總覺得不易收藏,常會想辦法跳過。原來好吃不好吃就在這一點點,每種加進來的食材都有其作用,少了一點點確實無礙,但出來的成品也會差了那麼一點點。

(光明日報/副刊專欄‧作者:葉君菡)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