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G25:大選近了領袖短視 呈修伊刑法恐挫經濟

(八打靈再也3日訊)馬來顯要組織(G25)針對有報道聲稱,國盟政府計劃在國會中提呈1965年伊斯蘭法庭(刑事權限)修正法案(355法令修正案)與一項關於控制與限制傳播非伊斯蘭教的法案課題,給予關注。

該組織發表文告籲請國家領袖在制定國家政策時須具遠見,並要超越種族與宗教,因為當投資者和企業領袖由於國家內部動蕩而對國家未來失去信心,國人也對局勢惡化感沮喪時,所有人都須為他們的短視所制定出影響國家的決策付上代價。

Advertisement

文告說,首相為了加強伊斯蘭教的執行而提呈有關法案,將帶來不良影響,因投資者看到種族與宗教日益政治化並成為法律體系時,他們將擔心,整個國家的公務員、警察與治理機構將犧牲少數群體去支持主要的種族與宗教團體。

文告強調,這將不利於民眾團結,並有可能導致社會與經濟無法穩定,由於國人擔心未來,他們會開始將資金轉移至國外投資,人才隨之流失,這些都表明對國家未來不信任。

G25認為,大選有可能即將舉行,這兩項法案都將被視為出於政治動機,如果這兩項法案獲通過,將加劇國人的種族與宗教不平等情況,也會破壞我國的社會結構,被本地與外國觀察員視為讓國家團結與穩定再次倒退的舉措。

文告直言,雖然說在愛情和戰爭中一切都是公平的,但這句話不應延伸到政治上,因為種族與宗教政治可能會對經濟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正如我們幾個穆斯林國家所看到的情況,當經濟崩潰時,該國就會成為一個失敗國。

ADVERTISEMENT

文告也提醒我國的政治人物,我國的經濟及新收入和就業機會的創造皆來自私人界的擴張,向來都是私人企業和商業組織決定投資、生產、銷售、出口與進口的活動。盡管1970年推動了新經濟政策,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已大大提高,但至今,事實上本地和外國私人投資及國內消費仍占據經濟增長與創造就業機會的大部分。

“因此,盡管政府支出與其公共服務對我們的日常生活而言很重要,但我國1400萬人口的勞動力,大部分仍是依靠私人界來維持。”

G25文告提及,政府制定的5年與長期經濟發展計劃對此非常清楚,政府用2030年共享繁榮願景取代以種族作為基礎社會政策的新經濟政策,是為了讓私人界繼續作為“經濟引擎”,為政府提供足夠資源,好讓政府去分配給窮人與有需要的人,不論種族與宗教。

文告強調,公平分配是我國團結、和平與穩定的基礎;因此,政府在制定中期與長期的計劃時,應始終關註本地與外國私人界。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