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國內地方

2021年每天305公升 檳人均家用水量新高

(檳城22日訊)根據檳州供水機構(PBA)調查,檳城的人均家用水量在2021年創歷史新高,為每人每天305公升(LCD)。

這也是PBA自1999年統計此數據以來,首次記錄到檳城突破每人每天300公升的大關。

Advertisement

MCO及居家作業耗更多

在2021年,檳城每天8億6000萬公升的總用水量中,家庭用水量占64%。這也意味檳城人在家的用水量,比綜合檳城所有工廠、酒店、零售店和商業場所的用水量,還要更多。

PBA首席執行員拿督傑瑟尼今日發文告說,基於我國的“新冠肺炎社會經濟文化”,在實施一系列行管令(MCO)及居家作業(WFH)期間,更多人被迫待在家裡,他們自然會在家裡消耗更多的水。

“我國也了解到,在2021年,更多人使用更多水來保持良好的衛生,從而將病毒感染的風險降到最低。”

ADVERTISEMENT

不過他也提到,在疫情的前一年2018年,檳城的人均家用水量已達到每人每日278公升 ,僅次於玻璃市,為馬來西亞第二高。

全球平均水平為150公升

“據報道,其他大馬人的平均消耗量,為每人每日200公升至210公升,而全球平均水平為每人每日140公升至150公升。”

他指出,數據顯示,檳城的人均家用水量增長19.6%,從2000年的每人每日255公升增加到2021年的每人每日305公升。

“未來,如果不加以控制,檳城的人均家用水量可能會在2030年達到每人每日333公升(或更高)。”

PBA確保2030年供水充足

他說,考慮到用水需求預測,PBA已計劃投資數億令吉用於供水工程項目,以確保直到2030年的供水充足。然而,越來越高的人均家用水量將迫使PBA得修改計劃,甚至必須進行更多項目,以滿足未來的用水需求。

他也說,水價越高,家用水量就越低。不過在檳城,水費最低,人均家用水量卻是最高,而水費最高的新加坡的人均家用水量卻最低。

緩和檳城人用水量

水源保護附加費或水費檢討

傑瑟尼認為,有一種行之有效,可“解決”或“緩和”檳城人均家用水量的方法,那就是“水源保護附加費“(WCS)或水費檢討。

他舉例,PBA於2010年,以每1000公升24仙的價格推出“水源保護附加費”(僅限每月超過3萬5000公升的家用水量)。人均家用水量從2010年的每人每日291公升,降至2011年的每人每日 285 公升。

“在2013年,PBA將水源保護附加費率,提高到每1000公升48仙後,人均家用水量從2015年的每人每日295公升,下降到 2017年的每人每日276公升。”

他指出,PBA在短期內可能別無選擇,只能提高水的價值,但從長遠來看,有更好和更可持續的方式,就是在新開發項目中,強制安裝節水設備(WSD)。

“檳城也是全馬第一個要求在所有新項目中安裝節水設備(水龍頭配件、淋浴配件、馬桶水箱和小便池)的州屬。”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