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國內

首10月批出項目減553億 疫情沖擊建築業

(吉隆坡22日訊)根據馬來西亞建築工業發展局(CIDB)的數據,與去年同期的946億令吉相比,今年1月至10月期間批出的建築項目價值下降42%至553億令吉,顯示新冠肺炎大流行對國內建築業造成沉重的打擊。

國內建築工地截至11月25日通報的確診病例逾1500宗,令在疫情下成為極度脆弱行業的建築業,頻傳建築項目暫時擱置延遲、成本超支等壞消息。

Advertisement

馬來西亞建築工業發展局首席執行員拿督阿末阿斯里說,3月18日實行行動管制令後至4月14日,建築業估計蒙受約116億令吉的損失,而4月15日至5月1日重新開放13個子行業之後,再出現69億令吉的損失。

“損失是根據薪水、建築材料、機械租金、項目管理,以及這個行業不被允許營運時失去的利潤所估算出來。”

他告訴馬新社,根據建築工業發展局的數據,4月20日至12月21日期間對國內8004個建築工地的檢查,發現仍有79個或約1%未複工。

“截至8月杪的記錄顯示,只有1%的建築工地沒有營運,可是,隨著吉打和沙巴實行加強行動管制令(EMCO),截至11月杪的數字略有增加。一些複工的工地無法恢複100運作,工人、材料與資金不足,以及擔心感染風險,都是其中原因。”

ADVERTISEMENT

阿末阿斯里說,隨著建築工地確診病例的激增,建築工業發展局的執法委員會正連同職業安全及衛生機構、公共工程局、勞工局和地方當局等,在全國加強對工地的監督與檢查。

約800工地沒守SOP

他說,建築工業發展局自4月20日以來已進行了1萬4025次檢查,平均每月進行1400次,而截至11月,已向約800個沒有遵守標準作業程序(SOP)的建築工地發出警告,包括停工令。

他說,在解決工地的疫情傳播時,建築工地的狀況、工人的宿舍,以及工人從一個工地到另一個工地的移動,都是需要考慮的關鍵。

“工人流動已被鑒定為建築工地疫情擴散的主要原因,如Damanlela工地感染群就是一個例子,並導致5個建築項目受到影嚮。”

為了應對當前涉及建築工地的確診病例呈第三波上升趨勢,阿末阿斯里透露,工程部高級部長拿督斯里法迪拉已召集及持了一次與建築業者的交流會,以尋求可行的解決方案來遏制疫情。

“政府之後根據交流會達致的共識府出台了一些新措施,包括強制有條件行動管制令(CMCO)地區工地的外籍勞工進行篩檢;原訂於明年1月1日落實的外勞多層次人頭稅將展延至2021年7月1日等。”

他表示,確保承包商不再依賴外勞,而是採用工業化建築系統、機械化與自動化等技術,以提高建築項目的素質、安全性、可持續性與產率,是建築行業在疫情之後要取得發展的最佳方法。(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