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青春期性意識發展 中學生對異性好感很正常

(吉隆坡訊)青春期孩子對異性產生好感是性意識發展,這是正常的。性教育工作者陳雲娟指出,“我曾在性教育工作坊演講過這類似話題,在座的父母聽到後一臉焦慮,並懷疑自己是否應該鼓勵孩子談戀愛。從而得知‘中學生應否談戀愛?’這課題上其實已談論約四五十年了。”

Advertisement

她憶述說,四五十年前的校規都比較嚴謹,禁止學生談戀愛。當年學校也會邀請專家、專業人士或導師宣導中學生不應該談戀愛,讓學生的潛意識裡覺得談戀愛等於做着不好的事情。

“因此,就算那時中學生與某位異性朋友彼此皆有好感,也不得不把感情壓抑下來,把這份‘火苗’吹熄,但這舉止就真的可讓學生專心讀書嗎?”

ADVERTISEMENT

她說,到了這年代,父母應該關注的課題是“中學生談戀愛就等於影響學業嗎?”而非“中學生應否談戀愛?”大多數父母都會主觀地認為中學期間談戀愛會影響學業,甚至輟學,最終不能考取好成績,考不上大學等。

“我身邊的一些父母為了避免自己孩子談戀愛,會選擇單一性別學校給予孩子升學。當我問起原因時,這些父母都回答相同答案,就是避免孩子偷偷談戀愛。”

“我也是在單一性別學校升學,但父母不是因為避免我談戀愛,而是因為學校位置比較靠近我家。可是這與男女同校升學是有明顯的差別,在高中期間,我對男女之情、裝扮及自我形象完全一竅不通。現在回想,我如果在男女同校升學,我會花很多時間在我頭髮及儀容上。”

注意儀容提升自信心

她提到,自己的孩子現在也在青春期,也花很多時間在儀容上。孩子在青春期期間會較注意自己的形象,自我形象除了吸引異性之餘,更重要的是,可在別人面前塑造良好印象,這些印象都可以提升自我信心。

她憶述,父母往往會忘記孩子成長期間都會塑造自我形象及個人品牌,因此,她都會鼓勵及支持她孩子。“這或許是自戀的一種,也可能是自我信心不足。現在我們的手機多了自拍功能,自拍者知道自己哪個角度最好,所以在拍照時會擺出最有自信及自己最‘完美’的形象。”

她說,一些孩子若時常照鏡子,父母就需要了解孩子是否在某方面有需求或未達標,這個未達標的狀態會否讓孩子喪失信心呢?

她舉例說,在10多年前有一位患有交往障礙症的女患者,外貌標致,五官立體,身材標準,收入不錯,可是自信心不足,在了解狀況後發現,這病患在16歲與學校同伴出遊時,被安排與長痘痘的同伴坐在一起,剛好患者當時本身也正在長痘痘,因而被同伴們嘲笑‘天生一對’及被標為“痘痘組”。

“在這次出遊後,患者在家仍然質疑自己容貌,外貌信心深受打擊。雖然時隔十多年,她仍對這件事耿耿於懷,一直認為自己是不漂亮的,將自己歸類於“醜陋組”。直到現在,這位病患仍然未擁有美滿的婚姻,因為這件事對她造成了對異性交往的障礙。”

她指出,在這件案例上知道,父母可發現青春期孩子會有很多想法及小要求,孩子會花很多時間在不必要的事情上以自我增值,因此父母需了解孩子的需求,再加以引導而不是打擊孩子。

提早與異性來往

塑造孩子正面思維

陳雲娟表示,青少年或青少女,固定地與異性朋友或一群異性朋友來往是非常重要的,這可讓孩子們早日習慣與異性共處。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除了心裡變化之外,荷爾蒙也會有明顯的增長,荷爾蒙會造就我們女性特質,男性也如此。在這變化的過程裡,我們會對異性產生害羞及抗拒,甚至矛盾,因此,我們會使用反行為表現自己。”

她舉例說,若一位同學總愛作弄或戲弄某位異性同學,那表示這位同學對這位異性同學有好感,可是不知怎表現這份好感,因此會選擇用小動作或反行為呈現,最後導致惹人厭。

她解釋,你可看到很多中學生在心裡變化後都表現的非常彆扭,往往將心理的想法說反。因此,與異性來往可讓孩子帶來很大的好處,讓孩子們在這期間學習如何自然、自在及正確地與異性互動。

“我們發現大多數男性偏向於科學性及邏輯性;而女性則是文學性及感性,當我們與異性來往時,你就可發現各自看的世界都會有不一樣的觀點。我舉例說,當一位女性想拒絕事物,都會婉轉地拒絕人,以免傷害到人;相反地,當一位男性想拒絕事物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會拖泥帶水,以免陷入不必要的誤會。”

她說,孩子們提早與異性來往,將來可有正面的思維,總結來說,正常與異性來往可互補孩子們資歷上的長短。

她補充,除了資歷上的互補之外,孩子提早與異性來往也可在感情上得到交流。感情世界可分為很多種,分別為愛情、友情、親情、激情、君子之交等,孩子在與異性來往時,可察覺人類感情世界可以有很多層次的面貌,而不是單單只有這幾種情而已。

“在與異性來往的同時,孩子也可在個性上豐富彼此,例如,一些外向的同學總會被內向或穩重的同學吸引;內向的同學則會被活潑或積極的同學特別的欣賞。孩子可以從中發現,在兩性的共處裡會特別喜歡與那些人交往,會選擇與哪類型朋友來往。”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