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國內地方

青少年自殺傾向提升 李文材:初中一生比率最高

(雙溪大年3日訊)國人自殺傾向在過去5年內顯著提升,其中,從小學升上中學初中一的學生,在青少年自殺數據中高踞榜首,令人擔憂。

Advertisement

衛生部副部長李文材強調,該部配合世界精神衛生日,鼓勵國人,尤其在籍學生發揮互相關懷的精神,一旦發現有同學或朋友有自殺的傾向即給予輔導,或向家長、輔導老師甚至精神科醫生求助。

他今天在傌莫瑪拉科技大學為吉打州世界精神衛生日主持開幕後,在記者會上這麼指出。

ADVERTISEMENT

他說,該部於2017年的調查顯示,青少年自殺傾向明顯提升,有關情況必須獲得廣大社會高度的關注。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報告指出,自殺年齡層多數發生在13至17歲青少年,及老年人身上,主要是生活感到孤單,青少年則面對學業、考試成績、人際關係或經濟問題。”

該部針對青少年自殺風險的2017年調查報告與2012年同比,其中萌生自殺念頭的比率從2012年的7.9%提升至10%,計劃自殺比率從6.4%增加至7.8%,至於嘗試自殺的比率,則從2012年的6.8%稍微增加至6.9%。調查數據也顯示,18.3%或每5名青少年當中有一人面對憂鬱症;39.7%或每5名青少年當中有2人擁有憂慮狀況;9.6%或每10人當中有1人面對壓力。

“2017年的調查顯示,青少年自殺風險以初中一學生比率最高,其中11.2%有自殺念頭、9.0%計劃自殺、10.1%嘗試自殺,這種傾向與青少年沉迷網絡不無關係。”

吉打衛生委員會主席拿督依斯邁、吉打衛生局主任拿督諾力占、州衛生局精神科輔導主任胡絲妮及瑪拉科技大學校長代表賽夫安華教授等也在場。

諾力占受詢時指出,目前,該局並沒有準備為升上大專的新生進行精神檢驗,而更專注於在籍大專生當中,找出擁有這方面問題的學生,並給與各方面的協助。

“畢竟,他們升上大專之前的環境,與進入大專後的環境全然不同,因此,關注大專生的個人發展,再加以輔導工作,比起為新生進行檢驗行動更為有效。”

李文材較早時在依斯邁及諾力占等陪同下,前往各展攤巡視。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