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青少年發病率高 骨腫瘤早治保命保肢

(吉隆坡訊)骨科腫瘤外科是一門非常複雜的學科,骨腫瘤外科醫生蔡冰清指出,腫瘤種類涵蓋幾百種,有軟組織腫瘤和骨腫瘤,又各分成良性、惡性、原發性、繼發性和骨轉移,每一類腫瘤都有其獨特的習性及對各種治療法的反應。加上所生長的部位不同以及受影響的組織和範圍不同,因此每一宗病例都不相同,非常具挑戰性。

Advertisement

“若依腫瘤細胞的分化程度,骨科腫瘤可分為良性與惡性兩種。良性腫瘤的生長速度較慢,比較不會侵犯局部正常組織,不會遠處轉移至其他器官,生命較不受威脅,在治療後也比較不容易復發。”

病患需配合 追蹤檢查

ADVERTISEMENT

蔡冰清提醒,病患勿以為良性骨瘤就掉以輕心,因為有一部分良性骨瘤具有轉變成惡性骨瘤的可能性,如較常見的骨軟骨瘤。因此,病患在治療時需要密切配合謹慎追蹤檢查,若有惡性變化徵兆時須立即處理;有些病患對以往被診斷為良性骨瘤,而幾年後卻改診為惡性骨瘤的診斷感到不滿,以為醫生誤診,其實並非如此。

“惡性骨瘤的生長蔓延速度比較快。若沒有及早治療,腫瘤快速的擴張和增長導致腫瘤周圍組織如血管、神經線、肌肉、關節及肌腱韌帶等受到侵犯,再轉移至其他器官如肺、肝、淋巴結等,不僅會影響肢體功能,在治療後容易復發,也可能威脅到病患的生命安全。”

她說,惡性骨瘤的癌細胞若沒有及早治療,腫瘤從骨骼轉移至其他器官,形成肢體骨轉移癌,這種情形可謂腫瘤“破骨而出”,使病患生命飽受威脅,在治療後容易復發,後期也可能會影響肢體功能及生命安全。

她解釋,常見的原發性骨腫瘤有骨肉瘤、軟骨肉瘤、尤文氏肉瘤、骨巨細胞瘤及多發性骨髓癌等。大多數原發性骨肉瘤常出現在大腿股骨下端(靠近膝蓋)、小腿脛骨上端(靠近膝蓋處)和手臂肱骨上端。

她說,至於肢體骨轉移癌則是由其他器官轉移過來,例如晚期乳癌、晚期前列腺癌、晚期甲狀腺癌和晚期腎癌,都會出現骨轉癌,其他常見的腫瘤為軟組織腫瘤,如脂肪瘤、纖維肉瘤、神經鞘瘤、橫紋肌肉瘤、平滑肌肉瘤和血管瘤。

骨骼處於生長期

患部疼痛要警惕

蔡冰清表示,骨科腫瘤涉及的病患年齡層廣泛,從初生嬰兒至老年人都有可能患上。處於成長發育階段的青少年,比起其他年齡層的發病率較高,因為青少年的骨骼正在快速生長,基因突變或生長缺陷都會造成骨腫瘤。

骨腫瘤能夠早期發現嗎?她說,患部疼痛幾乎是病患最常見的症狀,初期可能是不持續的疼痛,久而久之疼痛持續的時間會越來越長,甚至影響行動能力。其二,若骨腫瘤持續增長和侵犯到周邊的組織時,受影響的肢體部位便會腫脹,病患便會在患部摸到一顆硬硬的腫塊。

“若腫瘤的位置壓迫到附近的肌腱或其他軟組織,如血管神經線肌腱韌帶時,病患便會在活動時發生疼痛不適,肢體麻痺無力,甚至血液循環受到影響。”

“由於骨腫瘤種類繁多,每種腫瘤都有不同特性,醫生透過病患的X光片,核磁共振檢查(MRI)及活檢,觀察腫瘤的體積,受影響的範圍及程度等以便作出確診。從活檢報告中,診斷骨腫瘤的屬性及程度,醫生才能進一步為病患制定治療方案。”

新技術無需截肢

蔡冰清強調,每一位病患都是不一樣的獨立病例,不能把同一個治療方案套用在每一位患者身上。畢竟每個患者的病情程度,生長部位及擴散範圍等情況各異,所以醫生必需針對個別的病患,量身制定一個治療方案。

究竟哪一些骨腫瘤需要手術治療呢?她說,幾乎所有骨腫瘤都需要動手術治療,然而腫瘤不是光切除就能根治。惡性骨腫瘤如骨肉瘤的基本治療程序一般先進行3次術前化療,以縮小腫瘤的體積之後,才進行手術切除和重建。術前化療的重要性在於有助病患在手術時殺死癌細胞,減低手術的失血量,提升手術的成功率,醫生也容易將骨腫瘤切除,進而提升病患的生存機會。

“醫生為病人切除骨腫瘤之前,必須非常了解腫瘤所在的位置,受影響的軟組織、肌肉、血管和神經線等。近年來,骨科腫瘤手術技術發展得很快,加上先進的化療藥物、放射學和各種療程,許多患者都可以保留良好的肢體功能,不需截肢。”

決定病人行走能力

切除重建手術艱巨

蔡冰清解釋,骨科瘤外科手術有兩個重要步驟:一是徹底把腫瘤切除,二是重建被切除的部位為了達到根治腫瘤的目的,腫瘤切除是手術最重要的步驟,腫瘤切除後的重建手術則是更困難的大工程手術。方法、步驟和所用的器械複雜繁多,準確性要非常高,才能使病人恢復肢體功能如行走能力,這是最艱辛和最高境界的挑戰。

除了切除骨腫瘤,骨腫瘤外科手術更艱難的是腫瘤切除後的骨和軟組織重建工作。重建工作方面,她說,她個人比較偏向使用“假體”(Prosthesis)。假體可分為兩類,即成人假體和兒童假體。成人假體因尺寸已經固定,所以容易購買到,而兒童假體通常是需要特別定制。因為兒童假體是特別設計能隨着小孩的成長而延長,否則病童的雙腳會變成長短腳。

她說,醫生需預先設計好病童的假體,然後交給製造工程師。做好消毒後,由醫療團隊植入病童肢體內。由於假體使用“鈦合金”(Titamium Alloy)製造,所以不會受到人體排斥,能夠承受身體重量,也不容易折斷。手術後病人需要使用拐杖當輔助行走及支撐身體,還有勤做复建來恢復行走能力,直到行動能力恢復正常。

手術後需化療

另外,她也透露,手術後如何護理傷口,以避免細菌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若是創口處受到細菌干擾,細菌會在病患血液裡增生,會導致敗血症,甚至需要截肢以保住性命。病患截肢後,則需要安裝義肢幫助行動。

完成手術後不代表已告一段落,病患仍需進行術後化療,以將體內的腫瘤細胞徹底殺滅。

“骨腫瘤外科手術是一項大手術,必須一次就成功,不能有差誤或疏忽而再來重做一次手術。因為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去重做。對病人來說,做第二次手術也是不公平的,因為重做的手術通常都會較不理想,所以我做手術的話,一定要一次就成功。”

她說,每次動手術的前一個晚上,她必須做事前溫習,重看MRI造影,思考每一個手術的步驟,以及遇到難題時的對策。醫生不能在手術出差錯後,才來思考處理的方法。

蔡冰清在骨科腫瘤外科已有20年的行醫經驗,最讓她頭痛的問題是病患拖延或誤醫,很多病患最後遇到了她,才得到恰當的診斷及治療方案。

病患不願意面對病痛的事實,主要是他們害怕被截肢,所以才一直拖延治療,直到沒有辦法才願意求醫。部分病人在患病初期選擇尋找中醫、草藥師、保健品推銷員,甚至是巫師,但都沒有獲得良好的根治,白白花了冤枉錢和時間。

“有者向家庭醫生或不恰當的專科醫生求診,使肢體受到無可逆轉的損傷,錯失了保肢的機會。”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