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馬地方

隆市局推介2040年交通大藍圖 放眼3年車流量降至50%

(吉隆坡27日訊)吉隆坡市政局推介《2040年吉隆坡交通大藍圖》,放眼在3年內將私家車使用率從現有的75%降低至50%,並於2040年達致30%,同時也不會再批准全新的大道建設計劃!

吉隆坡市長拿督斯裡馬哈狄說:“根據資料,吉隆坡在去年的全球交通擁堵城市排名中名列210,意味着我們有必要去改善和減輕塞車問題,否則情況會變得更為嚴重。”

Advertisement

不再批新大道建設

作為紓緩塞車的指南,該大藍圖也鑒定出50個迷失路段(Missing Link)和9條有待加寬的公路,且為了提高公共交通使用率和鼓勵大眾乘搭公交,今後的發展也將更側重於公交覆蓋率和建設停車轉乘停車場等方面。

上述迷失路段包括美羅柏蘭嶺西路(Jalan Metro Perdana Barat)銜接甲洞大路、增江北區北籬笆路(Jalan Benteng Utara)至第二中環公路(MRR2,往峇都喼方向)、詩巫路至甲洞路、古晉路至達瑪斯2路(Jalan Dutamas 2)等。

至於9條待加寬的道路則為冼都巴剎路(Jln Sentul Pasar)、5/51F路、達瑪斯2路、泗岩沫達南路(從6/38J路交界處)至加拉4路(Jln Kiara 4,國際學校處)、杜達加拉路(Jln Duta Kiara)、哈茲韓沙路(Jln Hj Hamzah)、巴林峇燕路(Jln Palimbayan)、斯裡本查拉路(Jln Sri Penchala)和士馬勒阿比4路(Jln Semarak Api 4)

ADVERTISEMENT

市長:挑戰很大

市政局希望在2025年,將公共交通和私家車私用率從現有的25:75,改善至50:50,並在2035年達到70:30;市長說,要在3年內,將車流量降低至50%,是很大的挑戰。

吉隆坡市長拿督斯裡馬哈狄今早為《2040年吉隆坡交通大藍圖》主持推介儀式時說:“提升現有的公路覆蓋網不是解決問題的長遠方案,畢竟道路有其服務極限;因此,上述大藍圖也鑒定了公共交通和私家車私用率之間的最佳比率(Nisbah),即70:30。”

馬哈狄強調,吉隆坡現有的公交與私家車比例為25:75,當局的目標是在2040年達致70:30;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吉隆坡今後的交通規劃需要側重於公共交通方面,而大藍圖也會提供分階段實行的有效方案。

“上述規劃的重點,是需要擴有軌交通網絡、提高巴士服務,以及提高公交連接性,即第一和最後一里路服務包括走路、騎腳車和“微型機動車輛”(mikromobiliti),所以大藍圖也獻議在公交站點附近,設立停車轉乘地點。

若2040年仍塞車 或有必要商入城費

馬哈狄在受詢及之前引起熱議的入城費或“塞車費”一事指出,若依照《2040年吉隆坡交通大藍圖》規劃,吉隆坡的公共交通在2040年已經很完善,相信也已解決塞車問題。

“如果到那個時候,在所有基設和公交系統已經很完善之際,還是有塞車狀況,到時或許就有必要討論這一事項(入城費)。”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