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霹

陳家興:明年推動“文明交流” 通過對話打破種族藩籬

(怡保27日訊)霹靂州行政議員陳家興表示,由他掌管的霹靂州文化事務委員會,準備從明年起推動“文明交流”活動,通過對話、互訪的方式來打破種族、宗教和文化的藩籬,包括在宗教節日互訪,有助深入瞭解各宗教的教義和精神,互相學習,借此化解彼此之間的矛盾。

Advertisement

陳家興也是新邦波賴區州議員。他指出,他準備先從本身的選區進行“文化交流”活動,進一步促進地方上的種族、宗教和文化的交融、和解,再推展到州內各地,目的是讓人民抱持求同存異和彼此諒解的態度,消弭大家長期的誤解,尤其是化解種族和宗教激化帶來的威脅,實現社會和諧與國民團結的目標。

打開心扉接受他人

ADVERTISEMENT

他今早連同州選區服務團隊成員拜訪崑崙喇叭錫克廟,這麼提到。他也撥款5萬令吉予這座錫克廟作為活動基金。

他指出,這次拜訪受到廟宇管理層的熱情接待,而他也尊重錫克族的文化,先戴上黃色頭巾,才踏入作為錫克人心目中神聖的宗教場所,因此獲得管理層的讚許。

陳家興解釋,每個人在接受他人的文化和信仰時,必須從打開本身的心扉開始,才能獲得他人的接納,不能倒過來要求他人尊敬本身的宗教和文化予以破例,否則將會形成冒犯,加深雙方的誤會。

“希盟政府執政以來,民眾發現社會上的言論自由越來越大,但是有心人卻乘虛而入,濫用言論空間,特別是在網路上發表挑撥種族與宗教關係的言論;我身為州政府一員,有責任通過理性對話、坦誠互訪,從而消除各族之間的焦慮和猜疑。”

陳家興提到,“文明交流”最重要是讓各造拋開意見,重新回到圓桌上討論並解決問題,若各自停留在隔空喊話的立場而不願踏出和解的第一步,始終還是停留在過去超過一甲子的種族政策和框架結構中,各方為了守護本身利益不肯讓步,種族與宗教問題只會一直延續下去,這道隔膜的牆壁只會越來越厚。

他表示,“文明交流”活動正是為透過人類共同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掃除這道隔閡而制定,一旦成功落實,狹隘的種族與宗教主義將蕩然無存,無法再影響人們的正確思想與觀念,種族與宗教衝突再不會在新馬來西亞發生。(LSL)

以馬來西亞人為首

也是人民公正黨霹靂州副主席的陳家興強調,多元不是障礙,反而顯得更精彩。

這一點可以從公正黨花上廿載塑造的多元形象,使這個年輕有活動力的政黨躍身成為執政聯盟內第一大黨中顯現出來。

“公正黨與希盟政府以民為本,“文明交流”是以人為本,始終都是以馬來西亞人為先,以馬來西亞人為依歸,從而體現新馬來西亞的多元面貌,讓我國以和為貴的多元特色成為世界的典範。”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