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陳友信冀馬中加強交流 從職教培養科技人才

(中國.南京19日訊)馬中總商會總會長陳友信說,處於蓬勃發展期的馬來西亞需要具有先進知識與經驗的研發人力資源,因此,有必要加強與中國以研發人才為主的人才交流。

Advertisement

他於今日在第八屆馬中企業家大會致詞時指出,中國在移動支付、創新科技、電子商務、生物技術、新型農業產業、人工智能(AI)、金融科技等新興經濟體中處於領先地位,并擁有充足的研發人力資源。

中擁有充足研發人力資源

ADVERTISEMENT

有鑑于此,他說,為了盡快提升我國人力資源以及與中國先進工業的銜接,馬中兩國有必要從職業教育合作入手,培養具備熟悉兩國經濟狀況與科技發展能力的新一代高素質技術工人。

本屆馬中企業家大會吸引逾400名馬中兩國的企業家參與,將為兩國尤其是江蘇南京的中小企業建立一個對接、交流及尋求合作的大平台。

除了專題演講,大會也劃分4項分場論壇,即先進制造業、生物醫藥產業、農業與食品產業以及旅游與服務業。這些新興產業都是馬中未來發展的新元素,也是馬來西亞加速經濟轉型與世界發達工業接軌的“鑰匙”。

出席者包括國際貿易及工業部副部長王建民博士、雪蘭莪州行政議員拿督鄧章欽、馬來西亞駐上海總領事邱丘豪、中國江蘇省政協副主席洪慧民及南京市副市長冉華。

提到踏入第五年的“一帶一路”倡議,陳友信說,當務之急是為馬中兩國事業尋找新方向、新思路、新動能。

他指出,本屆馬中企業家大會選在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美譽的江蘇省南京市舉行,主要看好江蘇自明清時期已經是中華民族工業發祥地,江南重要的商業中心。

“蘇商奉行實業興邦,主要從制造業起步,以實體經濟見長。

“正所謂‘山有脊梁而峻,國有實業則興’,作為中國工業革命,創新實業先鋒的蘇商,正是馬來西亞眼下追求產業轉型,与國際工業水准接軌的‘最佳合伙人’。”

陳友信說,江蘇與馬來西亞一直保持十分密切的經貿合作來往關系,我國是江蘇在東盟國家的第一大進口市場及第二大貿易伙伴,馬來西亞則是江蘇在東盟國家的第二大外資來源地。

希望實現“商聯全球”目標願景

馬中總商會總會長陳友信強調,新政府的行動方針與馬中總商會的理念一致,馬中企業家大會同樣希望實現“商聯全球”的目標及願景。

他說,隨著首相敦馬哈迪早前訪華後,可看到一些新格局正在改變及主導著未來5年的經貿往來與經濟趨勢。

他在第八屆馬中企業家大會致詞時說,首相訪華除了談及多項中資項目,更重要的是讓中國政府了解我國新政府的政策與想法,對華友好政策不變,為兩國繼續發展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鋪路。

“敦馬哈迪最近重新提出早年以日本為模範的‘向東學習’願景。他已經指明,馬來西亞新時期‘向東學習’願借鑑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不斷創新創造,實現更大發展。”

另外,陳友信強調,馬中總商會是我國唯一對口中國的民間商會,長期不忘初衷地為兩國經貿、文化等領域牽線搭橋,穿針引線。

他說,馬中總商會長期來積極協助與帶領本地馬來、印度及其他不諳華文的企業家和年輕企業家前往中國,探索商機。

“我們還建議年輕一代的企業家,以及包括工業4.0和清真服務業在內的新興產業商家踊躍進入潛能龐大的中國市場。”

另一方面,大會工委會主席盧國祥在致詞時說,大會走重質不重量的精細路線,瞄准400位參會的馬中企業家,以對接洽談為主要內容、高效務實的方式與江蘇企業家共尋商機,引領中國企業走進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企業則面向全球。

“我們期望通過企業洽談對接來搭橋牽線,結合中企技術與資金及馬來西亞的戰略地理優勢、資源與人才,為兩國創造更龐大且永續的經濟效益,帶動嶄新的經貿與投資機會。”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