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關節炎反覆發作 痛風纏身頑石作惡

(香港訊)急性痛風屬於“熱痺”,為風濕熱邪侵襲,治療要清熱、祛風濕、通絡;慢性痛風屬於“濁瘀痺”,為脾虛、肝腎不足,痰濁、瘀阻沉積,治療要健脾化痰、活血逐瘀、補益肝腎。

痛風症分成4階段

Advertisement

無論是急性抑或慢性痛風,日常起居飲食的養生調護都十分重要,有助預防發作、減輕病情。

臨床上痛風症可分成4個階段:

1.無症狀“高尿酸血症”

患者並無不適症狀,但驗血時可發現尿酸值偏高(>7.8mg/dL)。

ADVERTISEMENT

2.急性痛風關節炎發作

患者因尿酸水平過高,尿酸鹽結晶積聚於關節,刺激免疫系統出現炎症反應,可見關節劇烈紅腫熱痛。好發位置包括第一蹠趾關節(大腳趾頭)、足踝關節、腳跟、膝關節。多在半夜至清晨突然發作,症狀可持續數天至兩週。

3.痛風間歇期

此時患者如能妥善控制尿酸水平,則病情可維持穩定;否則痛風關節炎可反覆發作,或演變成慢性痛風。

4.慢性痛風石關節炎期

由於痛風日久,尿酸持續沉積,患者可在四肢關節出現痛風石,伴隨關節炎經常發作,影響日常活動;甚至導致關節變形,更有可能影響血管和腎功能。

急性痛風●長期飲食不節

急性痛風關節炎發作時,患者常見關節紅腫發熱,劇烈疼痛(甚至不能觸碰),影響活動。

按中醫理解,屬“熱痺”或“風濕熱痺”。風濕熱痺的形成,與體內濕熱蘊結有關。由於長期飲食不節,如嗜食肥甘厚味、暴飲暴食,導致體內積聚濕熱。

當身體失調到一定程度,再吹風受寒,或夜間陰寒偏盛之時,經絡不行,濕熱痹阻,便可引起受影響的關節紅腫熱痛,出現急性炎症表現。

熱痺的中醫治療,可通過內服中藥清熱、祛濕、活血通絡。常用中藥包括防己、威靈仙、蒼朮、黃柏、川芎、桃仁等,中藥方劑可選用記載於《溫病條辨》的宣痺湯、記載於《丹溪心法》的“治上中下疼痛方”、白虎桂枝湯等。

慢性痛風●脾虛肝腎不足

如果痛風關節炎經常反覆發作,尿酸值持續超標,病情有可能進入慢性痛風階段。患有慢性痛風的人不僅經常出現關節炎,而且隨着尿酸不斷沉積於關節及鄰近軟組織,受影響部位可出現俗稱“痛風石”的尿酸結晶贅生物。

由於關節炎頻繁發生,加上關節受破壞,有可能導致關節變形,嚴重影響外觀及活動功能,少數慢性痛風患者還可出現痛風性腎病。

中醫認為,慢性痛風的病機,本在脾虛、肝腎不足,以致氣血兩虛、筋骨失養;標在痰濁、瘀血阻滯,妨礙經絡氣血運行。

在治療方面,以關節炎反覆發作、關節僵硬或變形、關節周圍出現痛風結節者,辨證多屬痰瘀互阻,需要化痰逐瘀祛邪,常用方藥包括當歸、丹參、土茯苓、薏苡仁、身痛逐瘀湯等。

而腰痠腿軟、乏力、麻痺,每遇操勞或天氣變化時症狀加重者,辨證多屬肝腎不足,需要補益肝腎扶正、強壯筋骨,常用藥包括秦艽、桑寄生、牛膝、杜仲、獨活寄生湯等。

臨床上慢性痛風的患者,多數屬於虛實夾雜,治療通常要兼顧祛邪和扶正兩方面。

戒濕熱食物——痛風患者避免體內積聚濕熱,屬性偏向濕熱食物,如肉類、 辛辣油膩、甜食等,皆需節制。

文 : 邱宇鋒(中醫師)、《明報》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