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鐵馬騎遍南北獻華教 3老騎11天籌獲逾11萬

(巴生18日新)3名年齡加起來近200歲的中年男子及銀髮族,為了奉獻華教,奮力騎著腳車踏遍南北,迄今已為亞羅士打新民獨中籌獲逾11萬令吉的義款,令人感動不已。

“鐵馬騎遍南北獻華教”行程目前已過半,而3名主力手,即現年75歲的林榮煌、62歲的邱瑞強及56歲的黃天湖老當益壯,自本月7日開始,從北馬吉打州一路南下,周一晚(10月17日)已到達巴生站。

Advertisement

邱瑞強(左起)、林榮煌及黃天湖,3人年紀加起來已近200歲,但他們為了華教不辭勞苦。

雖然他們在日曬雨淋下騎腳車遠行籌款已有11天,且已騎了約700多公里的路程,但他們為華教不言累,反稱越騎越年輕越起勁。

他們是從亞羅士打出發,預計於下周二(10月25日)抵達最後一站──柔佛新山,全程達1342公里,共有62站,而他們的騎行目的是為替亞羅士打新民獨中籌募一筆介於30萬至50萬令吉的教育基金。

他們一行人抵達巴生後,便獲得負責人張成財的款待,同時順道在巴生食肆向民眾籌款,且共籌到2228令吉,總數累計約為11萬2000令吉。

ADVERTISEMENT

民眾熱烈嚮應捐款,巴生站一共籌獲2228令吉。

邱瑞強是這場活動的發起人,而他是在和朋友聚餐時聽聞新民獨中面對入不敷出的窘境,於是,他決定在有生之年為華教獻一份力。

他說,他在騎行圈發出消息後,素未謀面的林榮煌和黃天湖便因受到感召,加上此行也可以讓他們完成騎行西海岸線的夢想,因此,他們3人一拍即合,馬上投身這項慈善活動。

“我們雖然年紀不小,但這對我們沒有壓力,且如今已完成半程,我們更是越騎越有活力,越騎越年輕。”

他說,他們一般保持在每小時20公里時速,以保存體力,所以,他們平均每天會經過三四站,並爭取在晚上8時前休息,然後隔天出發。

民眾熱烈嚮應捐款,巴生站一共籌獲2228令吉。

各地逾百騎士陪騎帶路 連友族騎士也支持

邱瑞強披露,他們這一路行程,先後有百多名騎士在各站追隨“陪騎”或“帶路”,而他也希望這項騎行活動可發揮拋磚引玉的功能,讓更多人關註華教困境。

“接下來,我們會到布城,也感謝各地朋友主動帶路,我們人生路不熟,他們的引導方便了我們,讓我們省下很多時間,有時連友族同胞也給予支持,讓人感動。”

他說,這一路上還算順利,只是腳車零件一再損壞和爆胎,但這些小問題都可以應對解決,而他也有信心可依時抵達新山終點站。

“當我們一想到可為華教獻一份力,我們就覺得這一點小波折不算什麼。”

“小時候家境貧困,沒有接受教育,導致語言能力欠佳,因此,我們希望華裔子弟都能接受良好教育,並在好的環境中學習。”

他說,若單靠他一人恐完成不了這次騎行,但華教是“驅動力”,人情溫暖則是“續航力”,因此,他們這一路感受到的人情溫暖,讓他們得以堅持下去。

他披露,這項騎行活動也將會列入“為公益鐵馬騎行路程最長”的大馬紀錄,因此,他們每到一站,都會到酒店、警局、油站等打卡記錄,以便在到達終點站時,提供給大馬紀錄負責人作為證據和記錄。

越騎越爽越年輕 臀部疼痛不算啥

現年75歲的慈善騎行者林榮煌說,此行不但讓他可為華教獻力,同時還能滿足他騎行西海岸線的心願,讓他感覺“很爽”。

他披露,他擁有18年的騎行經驗,而這一路上也還算順利,只是曾經历數次爆胎的情況,但都不是大礙。

“我一聽到邱瑞強發起這場活動,就被他的義舉感動,二話不說馬上參加,而我的經驗或許也可在一路上有助守護其他兩人。”

“騎行是一項很好的運動,我從18年前開始騎到雙腿無法動彈,如今越騎越爽,體力也越來越好、越年輕。”

他說,長途騎行真的很爽快,未來如果還有類似活動,他還會自告奮勇參加。

此外,黃天湖說,由於他所騎的是一般騎行車,因此,他在騎了半程後,已感覺到臀部很痛。

不過,他說,他一想到可以為華教獻一份力,就覺得這點疼痛不算什麼,且覺得非常值得。

“我們最怕遇上雨天和積水,因為道路會很滑,而且積水也可能導致看不到路洞,容易跌傷,非常危險。”

他說,他們的隨身物品都是綁在車後,一下雨就會蓋起來,避免被淋濕。

“鐵馬騎遍南北獻華教”行程過半,邱瑞強、林榮煌及黃天湖3人早上從巴生站重新出發。後左起為林榮煌、陳婉盈、黃天湖、邱瑞強及張成財。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