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國際

鍾南山:多國重視Omicron “世界體會中國做法是對的”

(廣州11日綜合電)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實驗室主任鍾南山說,奧密克戎(Omicron)新毒株的發現帶來了新的問題,但是很多國家高度重視,採取嚴格管控措施,這說明從近兩年的抗疫實踐中,世界慢慢體會到中國的做法是對的。

他週六(11日)在2021大灣區科學論壇生命科學分論壇上,談及奧密克戎等疫情發展走勢與應對等諸多話題時也指出,目前應對冠病疫情仍面臨很多困難,部分國家患病率、病死率仍很高,背後的原因是科技發展還不夠。

Advertisement

“病毒從哪裡來、中間宿主是什麼、怎麼傳給人類等,這些問題仍不清楚;對疾病的傳播規律、致病機制、早期的病生理發展過程等,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這也是導致我們在疫苗、抗體和藥物方面研發滯後的原因。”

共同協作力爭做到“零傳播”

當前,為了更快控制疫情,鍾南山呼籲基礎、臨床、疫苗、預防等不同學科共同協作,力爭做到“零傳播”。

鍾南山認為,實現這一目標,當務之急有以下幾個:

ADVERTISEMENT

一是注射疫苗,以達到歷史經驗所講的“群體免疫”。鍾南山說,按照Nature評估的中國疫苗效率,要到達理論上群體免疫,接種人群要達到全體人口的83%。目前中國11.5億人完成全程接種,占81.9%,預計今年年底就將達到83%的預期指標。同時也要注意,絕大多數疫苗在接種半年後抗體水平開始下降,需要加強注射。“通過疫苗建立的群體免疫,將使病毒對中國的威脅大大減弱。”

二是抗體藥物,近日國產藥物BRII-196在美國和中國同時上市,該藥物研發和設計由中國完成,包括清華大學、深圳三院以及廣州實驗室的協調組織等。

“在中國雲南、青海、內蒙古等地,很多重症病人得到了很好治療,中國德爾塔毒株感染病死率非常低,說明藥物真的起了作用。”

三是繼續研發藥物,特別是要加強小分子藥物和中藥的研究。針對病毒的兩個主要靶點,全球科學家都在加快研究速度。

“中國有幾個小分子藥物已經研發成功,準備開展臨床試驗。此外,中藥有復方、單方等不同方案,很多研究所和大學也在進行相關研究。”鍾南山說。

四是科技戰勝疫情需要交叉學科、世界各國共同努力。

“一域不安,舉世皆危。戰勝疫情靠一個國家、一個單位是不行的。”

鍾南山說,國外科學家用幾個月的時間就研發出mRNA疫苗,而中國目前也已經研發出四五種比較成熟的亞單位疫苗,這體現了國內國際的共同努力。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