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選對方式免擔驚受怕 檢驗乳房非愈貴愈準

乳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癌症,隨着防癌意識提升,不少女士都知道要定期檢查,乳房X光造影、超聲波和磁力共振檢查,各有長短,並非愈貴愈準確,應如何選擇?

Advertisement

乳房診治不是找婦科

◆問:檢查乳房,一定要找婦科醫生?

ADVERTISEMENT

◆鄭:女士如懷疑乳房異常,第一時間想到找婦科醫生。原來大部分有關乳房的診治並非由婦科醫生負責,例如乳腺腫瘤,無論良性或惡性都是外科醫生診治;乳房或乳頭出現濕疹或紅疹,可能要轉介皮膚科;而異常乳汁分泌,家庭醫生或婦科醫生可能將病人轉介至內分泌科,接受腦部掃描,檢查腦下垂體是否有腫瘤導致乳腺素分泌過高。

專科只是人為分設科目,到底要看哪個專科,應該先向家庭醫生查詢,上網搜尋一下也可以。至於一般乳房定期檢查,可看家庭醫生、婦科醫生或其他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醫護人員。

經期後1週自我檢查

◆問:何時應該開始接受乳房檢查?

◆梁:建議女士20歲開始,每月做一次基本乳房檢查,最好在經期後1星期,待乳房脹痛感消退時做;已停經女士為免遺漏,應每月固定在同一天檢查。自我檢查的第一步是觀察,站在鏡前觀察左右乳房有沒有不對稱?有否出現腫脹或下陷?

然後輪流觸摸左右乳房,檢查右乳時應高舉右手並放在頭上,以左手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於乳房由外而內打圈,按壓有沒有硬塊;當移至中間可輕壓乳頭,看看有否滲漏。除了檢查左右乳房,還要留意鎖骨及腋下淋巴有沒有異常腫脹。如在過程中發現有異常腫塊,乳暈或乳頭有損爛、滲漏、下陷,便應找醫生進一步檢查。另外,建議女士每隔2至3年找專業醫護作臨床觸診檢查,這樣更保險。

家有病史提早10年檢驗

◆問:何時需要乳房X光造影(Mammogram)檢查?

◆梁:一般建議女士40歲或以後開始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香港乳癌基金會建議每兩年一次),觀察乳腺有否異常的微鈣化點、結構、陰影;亦可考慮超聲波檢查,透過聲納探測乳房內有否異常腫塊或水囊。兩種檢查報告相輔相成,目的是以不同方法掌握乳房內的情況。

但如女士有較高風險因素,例如曾患上非典型乳腺增生、非典型乳葉增生或乳癌,便須接受更頻密的乳房檢查,例如每年1次乳房X光造影及超聲波檢查。如果直系家屬曾有人確診乳癌,會以患者(患乳癌的直系家屬)年齡為基準,提前10年開始接受這兩項檢查。

另外,如驗出帶有BRCA基因,屬於極高風險因素,醫生會建議於25歲後每隔6個月做臨床觸診、乳房X光造影及磁力共振,確保及早發現癌症,提升存活率。

高風險者才用磁力共振

◆問:磁力共振可看清楚細微病灶,為什麼不用作常規檢查?

◆梁:磁力共振的敏感度非常高,但不會應用在普查上。因為良性水囊或脂肪瘤,在磁力共振影像下都會被表達為可疑,從而引伸出是否要抽組織化驗等問題。所以,只用於驗出BRCA基因等高風險因素的病人,或確診乳腺癌而考慮局部保留切除手術時,才會使用磁力共振。

鄭:作為家庭醫生,平常也會有病人查詢這類問題,甚至說有其他高科技的檢查乳房技術,例如紅外線、熱能探測、驗血等,雖然未必可以否定這些技術的效用,但乳房X光造影及超聲波檢查已有大量醫療數據及經驗,證實檢查行之有效,所以女士不應胡亂嘗試其他方法。就如磁力共振,因為假陽性風險高,或會導致抽多幾次組織化驗,而等待報告期間受怕擔憂。

切全乳後可重建乳房

◆問:確診乳癌,是否一定要切除全乳?

◆梁:確診患上乳腺癌,醫生一般先考慮手術治療方案,包括全乳切除及局部保留切除。如病人要求保留乳房,醫生需要考慮多個因素,例如腫瘤病灶數目、腫瘤與乳房體積比例,及術後病人可否配合電療。醫生亦會為病人安排磁力共振檢查,看清楚X光造影無法顯示的微細病灶,作為參考。

如病情真的不許可,必須切除全乳,女士也不用灰心,因為現時醫學昌明,可考慮其他方案改善外觀,例如為患者重建乳房。重建乳房使用的物料分為兩大類,一是病人自己的肌皮瓣,將腹部、背部、臀部脂肪轉移至胸部重塑乳房外形;二是植入假體重塑。

建議35歲後做X光造影

乳房影像檢查報告,有BI-RADS(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分級,判斷患乳癌的機率。BI-RADS是美國放射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建立的乳房影像報告及數據系統。外科醫生梁小蘭說:“BI-RADS評分是根據病徵及病狀,給予0至6分,因應評分設不同跟進治療。”

0分:代表照得不清楚,需要額外檢查。

1分:代表乳腺正常。

2分:代表有良性發現,如水囊。

(1及2分都不須擔心,只需保持常規檢查)

“如評為3分,統計學上代表有2%患癌風險,醫生會建議病人6個月後接受監察性補照,看看異常狀況有否改變;如女士有較高風險因素,更會商討是否需要抽針化驗。”

梁小蘭說4至5分各有不同的患癌風險百分比,一般都要抽組織確定;至於6分代表已確診癌症,須接受進一步檢查以決定治療方案。家庭醫生鄭志文指出,BI-RADS系統有大型醫學研究數據證明,每個評分採用哪項治療最有成效。

年輕女士乳腺密度高

有年輕女士感到憂慮,30歲已要求照X光造影,梁小蘭說如遇到受情緒因素困擾的求診者,會以理性數據解釋,“因為年輕女士的乳腺密度高,X光的穿透能力有限,無法照得清楚,而且始終有少少輻射,不適宜用作長期的常規檢查”。

她補充說,歐美國家的乳癌患者數字及比例均比香港多,亦只是建議女士35歲後才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香港年輕女士不應過度擔憂,如無風險因素,只需每月定期自檢及每隔2至3年找專業醫護人員作臨床觸診檢查即可。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