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遠離舒適圈 勇闖俄羅斯 港青成就非凡事業

世界那麼大,何不去看看?

Advertisement

近年,不少人在畢業或工作了一段時間後,選擇來一趟Gap Year(間隔年),遠赴他鄉讀書或工作,藉着遠離自己熟知的地方,體驗與過往不同的社會環境,整頓思緒,從而摸索人生發展方向。有多種身份、現為顧問公司創辦人香港青年楊立明(Brian)便是其中一人,他闖蕩荷蘭和俄羅斯的故事,正是一趟自我探索的冒險經歷。

楊立明說:“我們或許改變不了大環境,但能夠選擇如何生活。世界那麼大,何不四處走走看看,思考人生有什麼發展的可能?”

ADVERTISEMENT

那一年,在香港中文大學修讀社會學的80後楊立明,藉着大三時的交流計劃,展開了他首次旅居海外的體驗——前往荷蘭烏特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修讀歐洲文學。楊立明自言性格叛逆,所以故意選讀一門跟主修不太相關的冷門學科。

身處在陌生環境,難免要面對地域和文化差異帶來的衝擊。“除了要適應荷蘭冬天的陰寒濕冷外,也要抵得住荷蘭人的直白,他們覺得你笨,就會直接批評‘You are stupid’。”幸好,楊立明遇上不少幫助他融入當地生活的貴人,開拓他對世界的觀察和體驗。機緣巧合下,他在抵步後便認識了當時在阿姆斯特丹讀博士的香港填詞人周耀輝,順利建立社交圈子,更獲推薦到華人電台當實習DJ,負責和香港流行曲有關的節目。

緊抓出國發展機會

旅居荷蘭的經驗,加上活躍於AIESEC(國際經濟學商學學生會),令楊立明萌生探索到歐洲發展的可能。他積極申請各大提供海外獎學金的計劃,可惜總在最後遴選階段失之交臂。“我當然很失落了。”基層出身的他坦言,即使課業成績再好,但沒有大額獎學金支援,很難應付海外頂尖學府進修的高昂開支。因為不甘心、不服氣,他努力尋找出國發展的機會,“我真的想幹些別的啊!”他說。因此,當有機會去俄羅斯工作,即使彼時對這國家完全不瞭解,楊立明仍義無反顧的勇往直前。

在2011年踏足俄羅斯這片遼闊土地。“為了宣傳2014年在索契(Sochi)舉行的冬季奧運,當地媒體邀請外國年輕人跟隨記者出勤,從第三方角度走訪觀察,介紹俄羅斯。”實習工作提供月薪及住宿安排,“每月2萬盧布(約1300令吉),跟當地居民的平均薪酬一樣”。

俄羅斯覆蓋整個亞洲北部及大部分東歐,是全球面積最大的國家,擁有大量礦產及天然資源。1991年,奉行共產主義的蘇聯解體,連同俄羅斯在內的15個共和國宣布獨立,自此以聯邦制模式共同管治。現時,俄羅斯聯邦包含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3個聯邦直轄市以及1個自治州。地理上,索契是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的一個城市,處於俄羅斯西南方,鄰近烏克蘭及土耳其。因為位於黑海沿岸,當地氣候冬暖夏涼,是俄羅斯人的熱門度假勝地。

難忘出糧排隊領鈔票

旅居俄羅斯,楊立明面對的最大問題是語言上的溝通障礙。“工作上還好,我主要是用英文寫稿,身邊同事能以英語溝通。”日常生活卻是處處是挑戰,一般俄羅斯人英文水平不高,街道上少有英俄翻譯的路牌標示,對於當時半句俄語也不會的楊立明來說,猶如“文盲”。“起初連向巴士司機說要下車,也是一項挑戰!”他笑道。在索契3個月,他只能依賴手機的翻譯軟件,跟當地人溝通交流。

公司處於索契市中心,住宿則安排在近郊的農村;楊立明每天往返兩處的公共交通工具,只有設備老舊的單層小巴。“沿途沒有車站,車門一開,還要使勁向前推,才能勉強擠上已滿滿是人的小巴。”

相對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這些重點發展城市,索契當時比較落後,不少設施系統的發展仍停留在前蘇聯時代。如何適應“城鄉差異”,是楊立明旅居俄羅斯時另一挑戰。楊立明原打算開設銀行戶口,方便處理日常賬目,卻發現同事、老闆大多沒有賬戶,公司還要是現金支薪!“除了拖糧之外,最難忘的可算是在出糧日,大伙兒排隊逐個從老闆手上接過一把把鈔票的情景。”

多元發展曾服務俄媒

成為香港及海外傳媒的自由撰稿人或客席編輯,是楊立明其中一類工作;包括曾為俄羅斯媒體Russia Beyond The Headlines擔任編輯,並以特刊形式在《南華早報》發行。在楊立明的筆下,既描寫俄羅斯的當代藝術,或東正教昔日在香港的蹤跡,也有從社經及政治角度,展示今日俄羅斯如何影響世界局勢。他曾參與由俄羅斯政府策劃的媒體團,前往克里米亞(Crimea)考察。“當時,當地人民剛公投,大比數決定從烏克蘭獨立,加入俄羅斯聯邦。”政治上,俄羅斯跟鄰近地區關係錯綜複雜,領土紛爭、種族衝突等問題無可避免。“結果在飛抵後,一開電話卻仍然顯示Welcome to Ukraine!大家都不禁爆笑起來。”

2014年,俄羅斯與中國簽訂長達30年輸出天然氣的合約,兩國關係更進一步;因勢利導,不少俄商意欲探索和開拓亞洲市場。籌劃商務考察團,擔任企業顧問,是楊立明因闖蕩俄羅斯而來的另類發展。幾年間,他在各地來回奔走,安排商家在中國和新加坡考察業務,與有關官員或商貿團體會面交流;更頻繁地在相關會議論壇擔任講者或主持人,讓更多人了解中俄現況。2017年,他獲邀出席由俄羅斯總統普汀召開的“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擔任其中一個環節的主持人。論壇匯聚世界各地元首及商界企業巨子,楊立明是當中為數甚少的香港人;他負責根據議程引導討論,向講者提問,協調會議氣氛。“不但要準備充足,台上討論也不容出錯,是相當具挑戰的一次難忘經驗呢!”

交俄羅斯朋友得豪飲

生活不太便利,卻無阻楊立明跟俄羅斯人伸出友誼之手。有說他們是“戰鬥民族”,人民作風慓悍強硬,會否難以相處?他卻認為俄羅斯人普遍熱情好客。“一般平民百姓沒有錢,但性情慷慨,尤其喜歡以飲食招待朋友。”單身在外舉炊麻煩,朋友總會拉着他聚餐。

俄羅斯地大物博,當地菜深受周邊國家影響。“我們最熟悉的羅宋湯,其實源自烏克蘭。”不過,傳統羅宋湯(Borscht)的主要食材是紅菜頭,湯色紫紅味酸;而西伯利亞餃子(Pelmeni),餡料味道跟東北餃子類似,俄羅斯人喜歡蘸着酸奶油進食,而不是醬油烏醋等醬料。

“和俄羅斯人交朋友,‘能喝’比較重要。”對他們來說,喝酒如喝水,楊立明笑言無意間鍛煉了酒量。在俄語裏,酒精濃度一般達40%的伏特加(Водка),其發音和清水(вода)相似。俄式祝酒更是乾淨利落,突顯俄羅斯人爽快的作風。“主人家敬酒後,大家要舉杯一飲而盡,接着吃一口酸瓜清清口腔。”

自此,楊立明跟俄羅斯結下不解關係。返回港後,他一邊學習俄語,一邊在國際媒體《經濟學人》工作,負責會議活動策劃,聯繫及邀請各地元首或行業領袖擔任峰會講者。楊立明在索契的經歷,不但讓他在俄羅斯建立人脈關係,也為他帶來不同範疇的發展機會。

俄羅斯人辦事較隨興

在俄羅斯待久了,楊立明對當地民族的習性自是有一番瞭解了。“俄羅斯人比較隨興,跟你說‘Maybe’是真的說不定;規矩之下總有例外;習慣在期限前才確認事情。”和他們辦事,楊立明經常要在短時間內爆發小宇宙趕工。“但我喜歡俄羅斯的靈活多變,地大物博,大家來自五湖四海,容易遇上有趣的人和事,給了我不少獨特的體驗。”

這段在俄羅斯發展的經歷,更讓他獲得出版商邀稿寫書的機遇。這部《走進陌生的國度——俄羅斯》,楊立明計劃撰寫印象深刻的城市景點,以及好些在俄羅斯生活的傳奇人物故事。除此之外,他更會在書中回顧近年在俄羅斯發生的大新聞,嘗試從西方主流媒體以外的視角,重新剖析俄羅斯。“其中一個章節,會是情報人員披露地下賭場的運作規則呢!”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