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國內

送院前死亡病例 多不知染疫

(八打靈再也5日訊)《新海峽時報》報道,大部分送院前已死亡的病例(BID)是患有共病症,而且沒接受過冠病檢測的冠病患者,對自已染疫也不知情。

根據報道,截至週二(3日),9403名冠病死者之中,有1131人是屬於BID。

Advertisement

衛生部長拿督斯里阿漢峇峇受詢時表示,這數據之中的755名BID病例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哮喘、腎病和其它慢性疾病等,而且大多數是40歲以上,生前並不知道已被感染冠病。

他指出,79%的BID病例沒在任何醫療機構進行過冠病檢測;這也意味著,他們不知自己已感染了冠病。

他說,衛生部也注意到,第一階段(無症狀)和第二階段(輕微症狀)病例占所有病例的80至90%。

“五個階段的病患都有發現BID病例。數據顯示,一些病患處於第一、第二階段,但一些病患在死亡前進入第三至第五階段。感染的持續時間也因人而異。”

ADVERTISEMENT

阿漢峇峇披露,病毒傳播的因素是密切接觸者、出現病兆但沒及時檢測、延誤就醫及病患有癥狀卻沒尋求適當治療或檢測。

他指出,超負荷的醫療運輸及有限的救護車也使得患者在緊急情況下,更難獲醫療幫助。不幸的是,這些運輸限制導致了BID病例增加,特別是在感染人數激增的巴生河流域。

他說,知道自己感染的BID病例,相信是由於患者在檢測中心所提供的聯系方式不完整。當衛生局有意檢查確診者,安排到冠病評估中心(CAC)的預約及等待入院時,病人的資訊若不匹配就會聯系不上。

須密切監測在家隔離患者

“可能是他們的提供的資料不完整或不正確,或雖然病情惡化但拒絕入院。”

阿漢峇峇認為,必須密切監測在家隔離患者,因為他們的病情可能會突然惡化,使得BID病例增加。

他聲稱,該部認真看待BID激增情況,並正在實施多項措施以減少此情況,包括上個月在大巴生河流域(雪蘭莪、吉隆坡、布城和森美蘭)實施虛擬CAC,為冠病患者進行虛擬監測,加快診斷和管理,同時減少CAC的擁擠問題。

他說,在家中隔離的病患也收到了血氧儀,以助他們監測自身的健康狀況。

他提到,衛生部也正在加強救護車的網絡,以確保能對緊急狀況做出迅速的反應;同時也與私人醫院合作,設立全科醫生CAC和私人CAC,對病患進行家中監測。

部長重申,疫苗已證實可減輕冠病嚴重癥狀和降低死亡風險。就以英國、以色列和美國為例,這些國家因接種率在達人口的40%後,感染住院和死亡都有所減低。因此,他不排除,一旦我國達40%大關,也會有相同效果。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