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走過不要錯過 Bibichun 即興畫作

許多人對於檳城壁畫的第一印象就是旅遊區內打卡拍照的熱點。其實,還有一些壁畫是藝術家傳達個人想法的即興創作。

許秋威(Bibichun)就是這麼一個喜歡即興作畫的藝術家,他不管所繪壁畫可以在牆壁上呈現多久,只希望但凡路過的人,會駐足欣賞他的創作。

Advertisement

Bibichun:壁畫猶如巨型廣告牌,又大又吸睛,凡是路過的人都會不自禁看上幾眼。

無論是本地人或遊客,可能未必認識名為Bibichun的藝術家,但如果你是檳城人,你一定曾經在檳城的某條巷子或街道上看過他的畫作。只不過,待下一次重回該處時,壁畫卻已不見了!這是怎麼一回事?

或許你會摸不着頭腦,但對於創作者Bibichun而言,這是很常發生的事!他當然是百分百的認真作畫,但是藏在骨子裡的叛逆因子使他不甘於只創作符合大眾期待的畫作而已,他更想藉壁畫來表達對國內的政治局勢、宗教或種族等時事課題的看法。

或許你覺得他是故意惹麻煩,明知道題材敏感,會觸碰到有關單位的神經線,卻偏要畫在公共牆壁上!或者你認為他的行為是破壞公物,又或者你很欣賞他的創作,看了不禁會發出會心一笑!

ADVERTISEMENT

閒來喜歡到處塗鴉

不管你認為他是離經叛道或是藝術奇才,他並不在乎他的作品能夠停留在牆壁上的時間有多長,而是希望大家路過時,可以停下腳步看一看,或能從中獲得啟發或是省思就已足矣。

Bibichun在檳城出生,在霹靂州怡保成長,曾在吉隆坡從事藝術工作長達10年。平日的工作天,他與多數的設計工作者一樣,忙着處理舞台設計和廣告設計等工作。

“業餘時間,我喜歡到處塗鴉,也就是所謂的‘破壞公物’啦!”他自我調侃地說道。他自認愛搗蛋,即便在公共場所塗鴉時,曾經多次挨罵或被驅趕,也知道在公共牆壁上塗鴉會令人感覺不舒服,他卻覺得很好玩!

以往,街頭藝術在本地發展並不興盛,在街頭塗鴉成了Bibichun用來表達創作意念的方式。直到2012年,他回到出生地檳城,開啟了他在街頭畫壁畫的序幕。

Bibichun自認頑皮又愛搗蛋,明知道敏感的題材會很快被髹漆覆蓋,他還是想作畫來表達想法。這是2012年他在喬治市一道公共牆壁上畫的“馬來貘”。

常隨心創作 馬來貘被消失

2012年當Bibichun甫回到檳城,就在喬治市一道公共牆壁上畫了隻馬來貘。

有人可能對這幅壁畫有一點印象,又好像沒有!那是因為“馬來貘”在那牆壁上出現的時間很短。

“在喬治市的公共牆壁上作畫,必須先向建築物的業主、喬治市世界遺產機構和檳島市政廳等相關單位作出申請,待批准後才能作畫。當時,我也沒有想太多,當時想畫什麼就畫什麼。於是,後來有關當局就將這幅壁畫重新髹漆覆蓋了,牆壁再也不見‘馬來貘’。”

為何他當時會想畫馬來貘?“目前,在馬來半島和泰國還有馬來貘。而且,世界上外觀黑白兩色的動物不多,除了為人熟知的熊貓和企鵝,還有馬來貘。牠的性格溫馴,我個人覺得馬來貘比馬來虎更適合成為我國的象徵性動物,於是就把牠畫出來了。”他經常隨心創作,即使作品可能只出現數天,但他只要可以在當下以繪畫來表達心中所想就已足矣。

甘光內橫巷稍微彎曲且有點窄,那裡有90%的居民是華裔,激發Bibichun畫上“門神”,猶如在入口處守護着居民。

巷口畫門神 7年後雜草相伴

“我畫過很多壁畫,但是其中有些剛完成不久,就很快被相關單位重新髹漆。”Bibichun無奈地說。

難道他過去曾畫過的壁畫,就沒有一幅還保留着嗎?

有!就在喬治市的甘光內橫巷(Lorong Tok Aka)的“門神”壁畫就是他於2014年參與興巴士藝術中心舉辦的“城市交流:互相交融”(Urban XChange: Crossing Over)時的作品。

甘光內橫巷是單行道,巷子稍微彎曲且有點窄。當時Bibichun在作畫之前做過考察,知道居住在該巷子的居民有90%是華人,遂激發他以“門神”為主題。於是,他在巷子的入口處一道牆壁上繪上巨大的“門神”,7年來這“門神”猶自守護着居民。

尊重大自然定律

“人們看待‘門神’壁畫的角度各不相同,若是從藝術角度去欣賞,就會覺得這是街頭藝術作品。如果是從宗教角度出發,就會認為這個‘門神’是用來驅邪擋煞,保佑居民平安。”

他說,壁畫猶如巨型廣告牌,又大又吸睛,路過的人多會不禁看上幾眼。不過,長時間聳立在戶外的壁畫,歷經歲月的洗禮,難免會出現褪色或長出雜草,又或者被人破壞的跡象。

如今,五彩繽紛的“門神”依然很顯眼地矗立着,惟在牆角處開始長出一些綠葉,慢慢地往前生長。

“不同的人看待一件事物是美或醜,取決於個人的選擇。例如有人會認為牆壁長出花草,會使環境顯得美觀。反之,也有人認為花草會影響牆壁的外觀。”

目前,他並沒有打算去修復有些褪色且被葉子遮蓋的“門神”,而是尊重大自然的定律。

“人會生老病死,藝術作品也一樣。我認為,沒有必要特意將壁畫永遠保留在牆壁上,可能未來它會因褪色或其他因素,而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裡,那是自然現象。我歡迎到時有其他藝術家為這道牆壁重新繪上新的壁畫。”

Bibichun說,人們在欣賞壁畫的當兒,不只能從藝術角度來鑑賞,也能從中獲得啟發。

2020年“檳城國際貨櫃藝術節”上,Bibichun在巨型貨櫃上創作峇迪畫,向享有“馬來西亞峇迪畫之父”美譽的已故本地着名畫家拿督蔡天定致敬。

致敬蔡天定

貨櫃上畫峇迪畫

2020年舉行的“檳城國際貨櫃藝術節”上,Bibichun是其中一個參與的藝術家。有別於以往在巨型牆壁上作畫,這次他挑戰在巨型貨櫃上創作峇迪畫,向享有“馬來西亞峇迪畫之父”美譽的已故本地着名畫家拿督蔡天定致敬。

“我是從歷史書中認識拿督蔡天定,從書中了解到他是從中國南來後在檳城定居,並開創以蠟染工藝來作畫的先驅。他是中國出生,南來檳城後就地取材用蠟染工藝技法創作峇迪畫,這種創作的精神,我很是欣賞。因為我認為不管藝術家身在何處,就應該以當地的材料來進行創作。”

令Bibichun覺得遺憾的是,他發現很多本地人並不認識拿督蔡天定。“於是我就以峇迪畫為主題,希望有更多人在欣賞這幅作品時,也緬懷拿督蔡天定生前對本地藝術界作出的貢獻。”

Bibichun在貨櫃上創作的峇迪畫,去年曾經在喬治市的新光大購物廣場前展出。今年11月搬到峇都交灣的新欣購物城(Design Village)前展示。

作畫不署名

不必在乎我是誰

從事藝術生涯近20年裡,Bibichun並沒有為自己的風格定位。他為顧客設計品牌,都盡能力符合顧客的要求。若是個人創作,他認為沒有必要特別建立固定的視覺風格。

不過,從他即興創作的壁畫中,不難發現都含有隱喻或諷刺某件事件的意思,這也反映出他具有敏銳的觀察力,還有那既頑皮又愛搗蛋的性格。

“我一直有留意國內的政治和時事新聞,有時對某個事件感到憤憤不平,就即興在牆壁上作畫。除了宣泄不滿,也在表達個人對那件事情的想法。”

Bibichun當然知道這樣做是在冒險,但作畫是他表達個人想法的方式。“如果有人投訴,壁畫就會被髹漆覆蓋。反之,壁畫停留在牆壁上的時間會久一些,路過的人就有機會欣賞,或進行反思。”

那些即興創作的壁畫並不見他署名,人們怎麼知道是他的作品?“壁畫是屬於大眾的街頭藝術,最重要是人們願意停下腳步欣賞,又何必在乎我是誰?”

Bibichun曾經於2015年舉辦個人展。從去年迄今,因受疫情影響,他在戶外創作壁畫的機會甚少,更多時間是待在家防疫,於是完成了不少室內作品。目前,他正在準備再次舉辦個人展,預計在2022年展出。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