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財長:年杪呈財政責任法案

(八打靈再也17日訊)財政部擬議在年杪向國會提呈財政責任法案(FRA),涵蓋中期收益率策略和指導原則,如更廣泛的收益率基礎和法定債務上限。

財政部長東姑賽夫魯說,一個國家的財政必須受到嚴格的監控,以便擁有足夠的資源來推行適當的改革計劃,並滿足國家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議程。

Advertisement

“這一切和更多內容已在最近發布的財政預算案前期聲明中分享,聲明也列出財政部在2023年財政預算案中的優先事項。”

他今日在公布第99次人民財務報告(Laporan Kewangan Rakyat,前稱國家機構經濟刺激協調及執行單位,LAKSANA)時,這麼指出。

東姑賽夫魯表示,自2020年以來,財政部一直專注於建設社會經濟復原力,以便在未來發生像冠病疫情或更嚴重的危機時,人民和企業能夠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堅韌,重新站起來。

他指出,財政部以積極嚮應、負責任和改革3項關鍵原則為指導,為長期改革奠定基礎。

ADVERTISEMENT

“各種政策盡可能基於ESG原則,以及對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的考量。”

他說,基於ESG原則的改革能夠建立長期的社會經濟韌性,這是抵禦未來沖擊和流行疫情的上上之策。

“事實上,我國已開始努力朝向可持續發展目標,從官聯投資公司開始,如國庫控股、僱員公積金局、國民投資機構已推出各自的可可持續發展工作框架和目標。”

另一方面,東姑賽夫魯表示,政府預測我國今年的經濟成長介於5.3%至6.3%之間,而這也符合世界銀行預測的5.5%。

他指出,大馬去年的貿易額達到2.23兆令吉(約5371.8億美元),而批準的投資(在制造業、服務業和初級行業)也創下歷史新高,達到3065億令吉(702.4億美元)。

“這些事態發展,使我們走上了經濟復甦和增長的穩定軌道。”

東姑賽夫魯指出,在消費強勁復甦、外部需求持續擴大、限制措施完全撤出、國界重新開放和勞動力市場狀況改善的支持下,政府也預測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將介於5.3%至6.3%之間。

“然而,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因此政府將一直監測國家和世界當前的經濟發展,以便確保採取適當的貨幣和財政措施,來確保經濟增長。”

不過他也表示,由於政府今年提供的各種形式補貼預計將達到710億令吉,因此我國的通脹預測仍保持在2.3%至3.3%之間。

此外,東姑賽夫魯也披露,自我國於今年4月1日開放邊境以來,迄今為止已有60萬國際游客來馬。

“惟在實現今年200萬國際游客來馬的目標時,還應重點增強國內旅游業的能力,以確保其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具有包容性,符合可持續發展目標(SDG)。”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