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國內

諾希山:8原因致教育感染群傳播 包括有症狀仍到校

(八打靈再也22日訊)衛生總監丹斯里諾希山說,根據調查顯示,教育感染群在國內的蔓延,其中原因包括出現症狀時不於理會,也有教職員仍到學校,以致把病毒傳染給學生和其他職員。

另外,他說,也有學生初期出現症狀時,沒有告訴管理員,以致沒有及時發現確診。

Advertisement

諾希山今日發文告指出,衛生部發現教育感染群的傳播,主要基於8個原因,其中就包括學校職員出現症狀卻沒有理會的情況。

學生宿舍沒守SOP

“還有就是學生宿舍沒有遵守標準作業程序(SOP),在宿舍內也沒有戴好口罩。”

他說,在宿舍期間,學生沒有在遵守3S和3W建議下自由活動和密切互動,而且在宿舍隔離時也沒有遵守指示。

ADVERTISEMENT

“有些人在祈禱室或清真寺時,也沒有遵守人身距離;學生主要空間沒有定期消毒,以及沒有良好的通風系統。”

諾希山建議,出入學校的學生、教師、講師和非教職員(AKP)定期進行冠病檢測,對出現症狀者進行早期隔離。

“學校需要提升識別有症狀學生的系統,如通過班長或宿舍長。”

 

父母受促帶孩子接種

他建議學校確保教師、宿舍和禮堂時刻處於良好的通風狀態、監督所有人遵守SOP和頻繁清潔消毒。

諾希山也呼籲所有尚未接種或未接種第二劑的18歲學生、家長或監護人、教育機構職員,前往疫苗接種中心進行接種。

“父母和監護人受促攜帶12歲至18歲孩子前往接種,而居住在巴生古河流域的家長也可攜帶5歲至11歲的孩子預約接種。”

 

截止19日573感染群

教育感染群佔367個

諾希山說,今年1月1日至本月19日共通報573個感染群,其中367個為教育感染群,占63%。

在這期間的其他感染群分別是119個職場感染群(20.8%)、36個高風險群體感染群(5.7%)、27個社區感染群(6.3%)、12個入境感染群(2.1%)、8個扣留中心感染群(1.4%)及4個宗教活動感染群(0.6%)。

他說,在第7個流行病學周期間,全國危機準備及應對中心(CPRC)共通報118個感染群,相較於第6個流行病學周的97個感染群,增加了21.6%。

他說,教育感染群及扣留中心感染群在第7個流行病學周有增加的趨勢。

他指出,第6個流行病學周出現61個教育感染群,在第7個流行病學周增加至92個,而第6個流行病學周並沒有通報扣留中心感染群,第7個流行病學周卻出現3個感染群。

至於教育感染群,自今年1月1日至本月19日,全國危機準備及應對中心共通報367個教育感染群,其中21個感染群已結束監督,有346個活躍的教育感染群。

諾希山指出,從今年的第一個流行病學周至第7個流行病學周, 教育感染群有明顯增加,並表示雖然第5個流行病學周的教育感染群因農曆新年假期出現下降的趨勢,但在第6及第7個流行病學周再次出現增加的趨勢,與全國病例明顯增加成正比。

丹州54教育感染群最多

他說,從1月1日至本月19日,吉蘭丹是通報最多教育感染群的州屬,有54個教育感染群,依序為雪蘭莪(49個)、彭亨(38個)、吉隆坡(37個)及沙巴(34個)。

他說,調查發現328個感染群(89.4%)的零號病例為學生、31個感染群(8.5%)的零號病例為教師或講師、6個感染群(1.6%)的零號病例是來自教育中心的輔助職員及2個感染群(0.6%)的零號病例涉及家庭。

他指出,大部分通報的病例屬輕微症狀或無症狀,有1萬2579宗病例(76.4%)是第二階段、3850宗病例(23.4%)是第一階段及35宗病例(0.2%)是第三和第四階段,所有病例已接受治療,情況穩定。

諾希山說,中學通報最多感染群,共有232個感染群,依序為學院(68個)、小學(25個)、大學(22個)及學前教育(20個)。

他說,涉及的257所學來自各單位,包括教育部、人民信托局(MARA)及馬哈宗教學校(Maahad Tahfiz)等。

他指出,截至本月19日,仍有232個涉及中學的活躍感染群及25個涉及小學的活躍感染群,當中有107所學校(42.3%)被暫時關閉進行清潔工作及成為隔離地點,另150所學校(58.4%)只需關閉教室。

全國增4教育感染群

此外,諾希山說,自2020年1月25日至今年2月19日,全國危機準備及應對中心共通報6704個感染群,累計53萬8554宗病例。

他說,從2020年至今年2月19日,活躍感染群為492個,6212感染群已結束監督,累計53萬8554個感染群。

他指出,在這期間的職場感染群占58.71%,依序為社區感染群(20.54%)、扣留中心感染群(7.63%)、教育感染群(6.83%)、宗教感染群(2.98%),以及其他感染群如高風險群體感染群和入境感染群。

另一方面,我國昨日新增4個感染群,全是教育感染群,目前為止,共有500個活躍感染群。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