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國內

諾希山:內臟器官會出現炎症 兒童染疫或引發MIS-C

(八打靈再也20日訊)衛生總監丹斯里諾希山指出,在兒童確診冠病後出現的感染症狀中,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征(MIS-C)是可能引發的嚴重症狀之一。

“他們的內髒器官,尤其是心臟、肺部和大腦會出現炎症。”

Advertisement

諾希山今日發文告說,自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間,有174宗18歲以下兒童因確診冠病而出現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征。

其中,1歲以下有25宗(14.4%),1歲至5歲以下有38宗(21.8%),5歲至9歲以下有64宗(36.8%),9歲至12歲以下有36宗(20.7%),超過12歲則有11宗(6.3%)。

“截至目前,我國已有7宗(4%)確診兒童因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征後死亡的病例。”

他說,雖然目前獲得的有限數據表明,兒童患上長期冠病(long covid)的風險低於成人,但其對兒童造成的長期影響所知不多,因此還是存在風險。

ADVERTISEMENT

“出現嚴重冠病感染的高風險兒童群體,為患有慢性疾病、心臟病、免疫系統減弱、糖尿病、正接受類固醇治療、癌症、哮喘和過胖。”

諾希山說,盡管兒童的感染症狀沒有成人嚴重,但有些病例需要在醫院或加護病房(ICU)接受治療。

“兒童感染冠病常會出現的症狀包括持續超過一週持續咳嗽和感冒、呼吸急促、活躍度下降、食慾不振、持續發燒、嘔吐或腹瀉。

“在更嚴重的情況下,兒童可能還會出現胸痛或腹痛、意識模糊和癲癇發作的情況。”

12歲以下兒童確診者增

另外,諾希山說,兒童已經受到冠病疫情的直接影響,包括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動。

“學校和教育方面也受到影響,這場持久的疫情已經對孩子的心理和社交發展造成不健康的影響。”

他指出,隨著國內冠病確診病例不斷攀升,12歲以下兒童確診患者在2月期間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尤其是第二階段至第五階段的患者。

根據圖表顯示,在這4個階段中,又以第四階段和第五階段的增幅最為顯著。

“這或許是因為奧密克戎(Omicron)變種毒株的緣故,加上學校和兒童護理中心重新開放後,兒童在社區內流動性增加,兒童感染冠病的風險也增加了。”

諾希山指出,今年1月開始至2月中,12月以下的兒童冠病確診患者有5萬826人,其中有99.7%都是第一和第二階段的輕症患者。

根據衛生部提供的數據,第一階段患者有1萬5817人(31.12%),第二階段患者有3萬4857人(68.58%)。

第三階段患者有120人(0.24%),28人為第四階段患者(0.006%),第五階段患者則有4人(0.001%)。

兒童是感染冠病高風險群體

諾希山指出,兒童目前是感染冠病的高風險群體,而降低這種風險的方法之一是通過自我管控和接種疫苗。

他表示,輝瑞兒科疫苗已經獲准為5至11歲的兒童接種,而從臨床研究來看,這款疫苗的有效性為91%,能夠增強對冠病的高免疫力反應,並可以降低患有嚴重冠病的風險。

他說,為5至11歲兒童接種疫苗是及時的,以保護這個群體,尤其是患有合並症的兒童。

諾希山說,5至11歲兒童需要接種2劑疫苗,第一劑和第二劑疫苗的間隔期為8個星期。

“根據最新數據,兩劑疫苗之間的間隔期為8個星期,這將具有更高的免疫力和效力,以及有潛力提供更持久的保護。”

同時,他建議將要帶孩子前去接種疫苗的父母,需確保孩子在接種疫苗前獲得足夠的休息和吃飽喝足,並且確保孩子在接種疫苗前,是處在身體健康和活躍的狀態下。

“接種疫苗後,確保孩子在一週內不進行劇烈活動。這非常重要,以確保他們的身體能夠很好地建立免疫力,並避免劇烈活動引起任何並發症。”

諾希山也呼籲民眾遵守幾個預防措施,包括建議兒童盡可能待在家中,除非有重要和必要的目的需要出門;出門在外時應遵守標准作業程序(SOP),以便家人不會成為病毒攜帶者傳染給兒童;以及如果有家庭成員在家中隔離,需確保他們完全遵守隔離程序。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