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西蒂卡欣促國人 齊打造進步馬來西亞

(吉隆坡14日訊)大馬司法與團結行動基金會(MAJU)創辦人西蒂卡欣促請國人大力支持,一起推動公民自由和人權發展議程,維護國家原則,打造自由、溫和、進步的馬來西亞。

Advertisement

 

“無論你是馬來人、華人、印度人,都是馬來西亞人。我們需要大家與我們站在一起,讓我們代表你們發聲,朝向進步的馬來西亞。”

ADVERTISEMENT

 

她昨晚在隆雪華堂舉行的“509以後戰爭還沒結束,啟發拯救馬來西亞”講座會上,發表“馬來西亞正義和團結行動基金會人民之聲-我們如何改變國家社會政治格局至進步的馬來西亞”主題演講時表示,該會將推行兩個策略,首先將成立一個具有專業和強大的秘書處,通過籌款來招聘專人來處理國人面對舉凡政策和政治層面的問題;其二是需要獲得廣大民眾的註冊加入和年度捐款支持,該會的人數越多,就能在政策討論、選舉等產生越大的影響力。

 

她強調,通過這兩項策略,該會準備製定政策,參與推動立法,以促進普遍人權、公民自由、進步教育,促進更公平的教育與工作制度,推廣平權運動等。

 

她說,該會目前有1000名會員,希望明年招收100萬名會員。

 

駁斥自己“反馬來人”標籤

 

在問答環節中,西蒂卡欣也駁斥自己是“反馬來人”的標籤。

 

“有人說我反馬來人,但我家人是馬來人;我的頭髮與眾不同,但代表著民主的成熟。”

 

她也認為,根據憲法,每個人都能成為首相,不管來自哪個族群。

 

該會顧問達祖丁在發表“新馬來西亞的價值和策略”主題演講時則說,年輕人要知道自己是國家的主人,要為自己的命運做決定,而非交給一小部分人來做主。

 

馬來西亞司法和團結行動基金會青年團主任黃彥鉻在發表“我為何而做,我做了什麼”主題演講時表示,許多人覺得年輕人不理智,容易被煽動,而且政治冷感。

 

他認為,政治冷感的“因”是社會不曾加強年輕人在這政治方面的意識,特別是教育讓他們不談政治,父母反對他們談政治,乃至於給予政治是骯髒灰暗的印象,但其實政治是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要改變的話,第一不要貶低和看輕年輕人改變的能力,第二是教育制度需要做出改革,第三是家庭不要以家長式來管理,而是讓孩子出席論壇,參與討論政治,才能讓他們增廣見聞,做出理性的選擇,而不是情緒影響的。”

 

這是該會於8月28日推介以來主辦的首場公開演講,有超過1000人出席聆聽。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