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國內

衛部須專業提呈冠病數據 潘儉偉:勿編藉口掩蓋錯誤

(吉隆坡16日訊)行動黨宣傳秘書潘儉偉表示,衛生部在提呈被發現的冠病數據和預測時,必須表現出專業精神,而不是試圖用編造的論點和藉口來掩蓋錯誤。

潘儉偉也是白沙羅國會議員,他今日發表文告表示發現衛生總監丹斯里諾希山說的是半真半假並操縱數據,讓他感到非常不安。

Advertisement

他認為,首先,衛生總監公佈的數據是選擇性和操縱性的。當6月1日落實行管令時,病例為7105宗,5月31日的病例為6824宗。即6月1日之前一周的平均病例為7680宗。

“在5月29日確實錄得9020 宗病例,但就在這一天——不是6 月1 日,並沒有反映前一周的總平均病例數量。”

“然後,衛生總監宣稱病例宗數“在10天內”下降至5000 和4000 宗。除非他們從未發生過! 在接下來的10 天內,病例數目徘徊在8209宗的高點和5271宗的低點之間。 必須點出的是, 週一呈報的5271 宗低病例數目是在周日進行的檢測,這通常是一周中的最低值。”

“因此,衛生總監是如何能夠這麼“神通廣大”即在落實行管期10天后,讓冠病確診病例成功從9020宗降至4000宗呢?”

ADVERTISEMENT

他說,其次,即使是準確,惟衛生總監所引用的這些數據也是不負責任的,因為他沒有考慮到衛生部減少檢測對報告病例數量減少的影響。

“事實上,衛生總監必須解釋,為何衛生部在整個行管令和加強行管令期間連續5 週減少檢測數量,儘管陽性率很高,隨後陽性率又不斷上升?”

“更糟的是,衛生總監試圖把Delta(和其他)變種病毒作為最近幾周病例數量增加的原因。 然而,這僅僅是猜測嗎? 其實,這是因為衛生部本身當前所公佈的變種發生率統計數據並沒有顯示這些變種病毒,即便它目前在社區中幾乎已無處不在。”

他表示,衛生總監必須停止亦如“飛行部長”般的談話,而是像專業人士那樣報告事實,不要給馬來西亞人民半生不熟的藉口和投機性的預測。

“相反的,衛生總監應該給予我們一個適當的計劃──例如衛生部將如何有系統地增加檢測──直接和通過第三方,哪一些針對性的陽性率下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以及衛生部正採取其他積極的具體措施,包括提升和擴大我們的設施和資源來對抗和治療冠病。”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