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聯國警告:運費飆升 全球物價明年恐暴漲

聯合國周四警告稱,除非大流行引發的問題得到解決,否則集裝箱運費的飆升,恐怕將導致明年消費品的物價上漲。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機構(UNCTAD)表示,從目前到2023年,全球進口價格水平可能上漲11%,而消費品物價水平可能上漲1.5%。

Advertisement

上述機構在其《2021年海上運輸審查報告》中稱:“在航運供應鏈中斷丶港口限制和碼頭效率低下問題得到解決之前,未來一年全球消費品價格將大幅上漲。”

自2020年下半年起,全球供應鏈面臨前所未有的需求,因為在疫情封鎖期間,消費者主要的消費對象是商品,而不是在服務領域上。

不過,需求的飆升沖擊了包括集裝箱船舶運載能力丶集裝箱短缺丶勞動力短缺丶港口擁堵和疫情相關的限制措施的限制。

報告稱,這種不對稱的情況導致“幾乎所有集裝箱貿易航線”的集裝箱運費,都創下了紀錄。

ADVERTISEMENT

運費飆升影響貿易

UNCTAD秘書長格林斯潘表示:“目前運費的飆升將對貿易產生深遠影響,並破壞社會經濟覆蘇,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除非海運業務恢復正常。”

她表示:“若要恢復正常,就需要投資於新的解決方案,包括基礎設施丶貨運技術丶數字化和貿易便利化措施。”

勞動力短缺基設缺口加劇

UNCTAD指出,疫情加劇了該行業已存在的挑戰,特別是勞動力短缺和基礎設施缺口。

此外,疫情還暴露了一些貿易設施上的漏洞,比如中國鹽田港在5月因爆發疫情而關閉,導致船舶嚴重延誤;今年3月,“長賜號”巨型貨輪堵塞蘇伊士運河,阻礙了數百艘船只通行,並擾亂了全球貿易。

格林斯潘說:“冠病疫情危機對小島嶼發展中國家(SIDS)和最不發達國家(LDCs)的影響最大。”

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的消費價格上漲預期為7.5%,最不發達國家為2.2%。

不過,UNCTAD預測,冠病疫情可能引發海上運輸的深遠變革。

電商為航運港口帶來新商機

這場公共衛生危機促進了數字化和自動化,這反過來可能會提升效率和成本節約。

該報告稱,受疫情推動,電子商務已經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和消費模式。

該部門指出:“這可能為航運和港口帶來新的商業機會。”

文/圖:互聯網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