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聖誕槲寄生 天生寄生蟲

每逢聖誕節逛商場、店舖,不時都會看見一束束的聖誕花飾,紅色蝴蝶結下是點綴着一點點白色的碧綠枝葉,這棵小植物名叫槲寄生。在西方有一個很有名的聖誕習俗“槲寄生下的親吻”(kiss under the mistletoe):當一男一女站在槲寄生下,他們便有權親吻對方,爲聖誕佳節平添浪漫氣氛。然而浪漫背後,槲寄生其實是不折不扣的“吸血鬼”,而且絕非只在西方出沒,在本地也可找得到。

圣诞又至,到处挂起圣诞花圈、花饰,洋溢欢欣气氛,但你有留意过美轮美奂的圣诞花饰上,究竟是什么植物吗?

Advertisement

槲寄生,为槲寄生科(Viscaceae)槲寄生属(Viscum)槲寄生种植物的统称,全世界大概有70种。

不同的槲寄生各有特征。香港植物达人马锡成举例扁枝槲寄生,它无叶,枝茎扁平细小,果实呈圆形、白色;棱枝槲寄生无叶,枝茎接近圆柱体有纵棱(Ridges),果实呈黄橙色;瘤果槲寄生有叶,果实成熟前外皮有突出的一点点。

窃取份量不多

香港教育大学研究讲座教授(地理及环境科学)詹志勇说,槲寄生是一种寄生在树上的灌木植物,会成长成球状,直径很少超过一米,长至最大尺寸约需10年。槲寄生为常绿植物,一年四季均青葱翠绿;亦是多年生植物,即生命周期能持续多年。槲寄生一般在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果实往往悬挂到冬天,因此圣诞槲寄生花饰上才能看见一点点的浆果点缀。槲寄生大多寄生在橡树、枫树、苹果树等树上。

ADVERTISEMENT

别看槲寄生于圣诞习俗如此浪漫,詹志勇直言它是植物界“吸血鬼”,生存方式就是把根部钻进树木中,摄取宿主的水分和养分来养活自己。槲寄生为半寄生植物,一方面摄取宿主的养分,一方面自己也会光合作用,实行“吃两家茶礼”。槲寄生的根有两种,一种钻进树木的边材(Sapwood),即树干的外围部分,是树木从根部输送泥土中的水和养分至树冠的渠道,由于槲寄生并非扎根于土壤,因此它便从宿主偷走这些原材料,来供给自己用作光合作用;另一种根则钻进宿主的韧皮层(Phloem),是树木传送食物(经光合作用后产生的营养)至上下全身的管道,槲寄生直接偷取,“坐享其成”,难怪詹志勇说它太聪明。

虽然槲寄生会不停窃取宿主的养分,但其实份量不多,很少会把宿主弄死。詹志勇说,聪明的大自然中有一个生存法则——谨慎法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自然界的侵略者如寄生植物等,侵略宿主时会有一个限度,不会过于凶狠,因为若宿主死了,自己也会随即死亡。然而槲寄生的侵略的确会损害宿主的健康,若树木本身不够强壮的话,也有可能枯萎。詹志勇指,槲寄生往往是果农的头痛来源,因为它特别爱寄生在果树上,看中的正是其养分较多,生命力旺盛。

棱枝槲寄生的枝茎有纵棱(Ridges),果实成熟后呈黄、橙色。

瘤果槲寄生果实未成熟时外皮有突出的一点点,像瘤一般,因而得名。

槲寄生种子落在树上,便会生出根抓住枝干,寄生在其上。

一些槲寄生品种如扁枝槲寄生没有叶,由枝茎代替叶的光合作用功能。

马锡成称,外国用来制作圣诞装饰的是白果槲寄生(Viscum album,亦即通称的mistletoe),因其果实为白色。

果肉黏嘴 鳥兒爲抹嘴助播種

槲寄生传播果实的方法也能体现它的足智多谋。槲寄生果实色彩鲜艳,在萧瑟的冬天中尤其抢眼,吸引雀鸟来觅食。詹志勇说:“鸟儿在吞吃果实后,会经反刍后把种子吐出或经粪便排出。”马锡成随即补充:“槲寄生的果肉有胶质,带黏性,鸟儿吞吃后嘴部被黏住,只好飞到另一棵树上抹嘴,种子随即黏到树上。”这也解释了为何槲寄生一般会生在树冠较高的位置,因这是一般鸟儿飞行的高度。

詹志勇指,种子须落在树木枝干上部或树丫位置,才有机会扎根生长,传播成功率其实不高。因此,槲寄生采取“大包围”策略,结出来的果实数量多,务求当中有种子有机会落“树”生根,以提高下一代的存活率。

虽然槲寄生偷取宿主养分看似可恶,但马锡成指槲寄生反过来亦帮助了树木传播种子。

他形容槲寄生与树木之间,就像“广告公司”跟客户的关系,“即是树木付出一点‘酬劳’给槲寄生,槲寄生则吸引鸟儿‘客人”飞过来,吃槲寄生果实之余亦吃树木的果实。”另外,詹志勇亦指槲寄生其实养活了不少雀鸟,尤其在万物萧条的冬天里,有槲寄生的浆果可吃,鸟儿便不用饿肚子。在充满智慧和制衡的大自然里,每一种生物都有它的生态价值。

香港植物达人马锡成

香港教育大学研究讲座教授詹志勇

槲寄生入藥 祛風濕補肝腎

早在罗马时期,槲寄生已是一种治疗癫痫、溃疡甚至制成毒药的植物。

寄生是中药材槲寄生的别名。寄生又称为冬青、北寄生、柳寄生、飞来草等名。根据资料显示,槲寄生茎枝呈圆柱形,二叉状分枝,多数在节处被折断成段,长短不一,直径2至10毫米;表面黄绿色、金黄色或黄棕色,有纵皱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气微,味微苦,嚼之有黏性。

注册中医潘咨遐解释,槲寄生味苦、性平,有强筋骨、补肝肾、祛风湿、安胎等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头晕目眩等。它的功效在《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味苦、甘、平,无毒。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种种疾病,莫不悉由血虚有热所发,此药性能益血,故并主之也。相能祛湿,故亦疗痹。”

潘指槲寄生内外服均可,但出现感冒症状如喉咙痛的人慎用,或会加剧病情;亦不宜与乌头同用。她又补充,在临床的中医药使用上,桑寄生和槲寄生性质相似,往往能互为通用;中国北方多用槲寄生,华南地带则多用桑寄生。

槲寄生是西方文化中重要的吉祥物和象征物,圣诞节甚至有一个名为“槲寄生下的亲吻”(kiss under mistletoe)的传统。

慬多一點

爲什麼要在槲寄生下接吻?

在西方文化中,槲寄生被用来在圣诞节时偷走爱人的一个吻!

在古老的北欧神话中,天父奥丁的儿子巴德尔(光明之神)在某天梦到自己将会死去。于是奥丁的妻子弗丽嘉祈求着世界万物不可伤害她的儿子,唯独漏了一只小小的檞寄生。

然而洛基欺骗了眼盲的霍德尔(黑暗之神)向巴德尔丢出檞寄生,巴德尔的身躯被枝条贯穿而死去,世界顿时失去所有光明。弗丽嘉得知死讯痛不欲生,与众神们想尽办法救活她儿子的性命,幸好巴德尔死而复生,世界恢复光明。

为此,弗丽嘉非常感激众神,她承诺无论谁站在槲寄生下,便赐给那个人一个亲吻。

最后习俗演变为在12月25日这一天,凡是在还带有鲜红果实下槲寄生相遇的两人,就必须亲吻对方(而且不能拒绝),并摘下一颗果实,直到所有果实都被摘光,这处的槲寄生才会失去效力,经过的人才不用再亲吻。

因此槲寄生产生了象征涵义:爱、和平、宽恕,被永远保存下来,而这也是圣诞节的精神本质。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