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結束龍宮任務 日隼鳥2號返回地球

(東京6日訊)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完成小行星“龍宮”的採樣任務,裝有砂石樣本的密封艙今天返抵地球。科學家期盼透過從“龍宮”採集到砂石,分析太陽系誕生的起源。

密封艙於周日凌晨2時半(大馬時間周日凌晨約1時半)穿過地球大氣層,一度形成火球,之後按預定計劃降落在澳洲南部伍默拉附近的沙漠地區。任務中心的工作人員確認密封艙成功重返地球後,鼓掌慶祝。

Advertisement

任務長達6年

回收小組搭乘直升機搜尋,在早上9時許成功找到密封艙,將它運回日本研究。科學家期望透過分析採集到的樣本,看看是否能發現水份及有機物,將可為研究太陽系,以至地球生命起源提供重要線索。

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行星小組負責人羅素表示,“龍宮”小行星是由非常古老的岩石所組成,可以讓科學家了解太陽系形成的方式,因此獲得樣本是相當令人興奮的事情。

龍宮的母星約於45.6億年前形成,一般認為是小行星“波蘭星”或小行星“495”,“波蘭星”在14億年前、“495”則在8億年前與其他的星體相撞,碰撞後的碎片,後來集結成“龍宮”。

ADVERTISEMENT

揭示太陽系起源

“隼鳥2號”2014年12月從地球出發,去年先後兩次在“龍宮”著陸,採集表面和地下岩石物質,通過分析這些樣本,將有可能進一步揭示太陽系起源。

至於“隼鳥2號”將留在太空,用剩餘燃料飛往另一顆代號為“1998KY26”的小行星,進行下一階段任務,包括研究防止隕石撞擊地球。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