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百物價格飆漲 專家敦促政府恢復針對性補貼

(吉隆坡31日訊)食品和必需品價格飆漲60%,導致B40低收入群體,以及大城市的M40群體大受影響,專家敦促政府制定有效的機制來應付物價和食品供應問題。

根據上個月的通貨膨脹率,觀察員預計未來幾個月消費者的購買力將繼續下降,食品和必需品開支的增加顯然已導致人們的家庭支出增加和儲蓄減少。

Advertisement

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份的食品通膨率提升4.1%至%89.1,當中的食品與飲料都錄得增長。

專家建議政府恢復針對性的補貼措施,並審查不必要的發展項目,專注食品生產。

布特拉商業學校經濟分析家阿末拉茲曼博士在接受《馬新社》訪問時指出,經濟領域和國門重開後,導致供求失衡,漲價變得明顯。

“由於食品供應鏈中斷,價格開始上漲。此外,許多人和企業還通過政府的振興配套獲得了現金援助,這讓他們有多餘的現金可以消費,求過於供而引發了物價高漲。”

ADVERTISEMENT

他說,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沖突以及導致農業產量下降的全球天氣因素使情況惡化,迫使一些出口國限制食品出口,來保障國內供應充足。

糧食危機唯恐會惡化

拉茲曼提醒,政府若未制定有效的短期和長期措施來解決價格上漲和供應中斷的問題,當前的糧食危機唯恐會惡化。

他促請政府重新考慮提供針對性的補貼,否則並不能保證將商品價格保持在低位,因為高收入群體仍需按市場價格購買有關商品,因此整體價格將繼續上漲。

“政府可能無法支付補貼成本,因為今年的補貼總額預計將增加到280億令吉,高於銷售和服務稅(SST)的年度總收入。”

他認為政府有必要制定中長期的有效機制,以確保物價保持在可承受範圍內。

他認為,入口準證(AP)的廢除 和停止雞肉出口將有助於遏制價格和供應危機,但不適合長期實施,反之政府應迅速著手進行中長期措施,如盡快實施國家農業食品政策 2.0 中概述的所有行動計劃。

“當局也必須對食品供應鏈進行全面監控,避免有人乘機牟利,而食品行業提出的所有問題也應該加以探討。”

收入沒改變影響家庭支出

博特拉大學人類生態學院院長莫哈末法茲利表示,商品價格即使是小幅上漲,都會對家庭支出產生重大影響,因為收入沒有改變。

他舉例,以前50令吉可購買三到四只雞,但現在只能買2只雞而已。

他認為這是沒完沒了的,政府應制定一個全面的機制,以減輕人民的生活費負擔。

他表示不希望物價在疫情後高漲的問題被拖延,否則會令M40變成B40,如疫情時情況般。

制定戰略減少依賴糧食進口

登嘉樓大學商業、經濟和社會發展學院講師羅賽紮博士說,如果一些B40家庭開始實行食物配給,她不會感到驚訝,但這種情況在大馬不應該發生。

她說,目前的情況也可能迫使一些家庭犧牲一些他們多年來一直享用的食物。

“食品問題至關重要,因為不僅價格急劇上漲,而且供應也不足以滿足需求。”

她認為,現在是時候讓相關機構,如聯邦農業銷售局(FAMA)、大馬農業研究發展研究院(MARDI)、農業局和漁業局制定戰略,以減少國家對糧食進口的依賴。

“我相信這些機構已獲得巨額撥款,用於研究可持續食品資源。現在是政府評估他們研究結果的時候了,尤其是與食物資源相關的研究。”

她建議政府審查不必要的發展項目的實施,像發達國家般專注於食品工業,以確保充足的食品供應。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