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瑪麗亞陳:不被體制淹沒 矢爭取公平劃分選區

(沙亞南13日訊)兩名從社會運動步入政壇的希盟國州議員瑪麗亞陳和法克魯拉茲認同,希盟在第14屆大選取得空前的勝利,不是因為希盟有多強大,而是人民厭惡了國陣政府的腐敗,求變心切所致。

Advertisement

他們也重申不會妥協的立場,會積極在國會爭取淨選盟一直以來堅持公平劃分選區的斗爭,勤於解決地方投訴,矢言不會被政治體制所淹沒。

以公正黨旗幟中選為八打靈再也國會議員的瑪麗亞陳強調,對人民來說,希盟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比起國陣卻是較好的選擇。

ADVERTISEMENT

她昨天在“從社運分子到成為人民代議士”論壇上指出,國陣會倒台,是因為政府撥款沒有完全下放民間,在不滿的情緒延燒下,人民需要一個足以帶來改變的平台。

“以八打靈再也的學校規劃,必須獲得教育部撥款1100萬令吉以提升軟硬體設施,但當時只獲得100萬令吉,連提升一所學校的設施都不足。”

她矢言將在國會繼續為淨選盟爭取乾淨與公平選舉及公平的選區劃分發聲,並會以希盟競選宣言為藍本,積極推動地方政府選舉第三票。

瑪麗亞也強調,一旦發現希盟政府違背競選宣言,將會勇敢發聲,並放眼確保希盟5年內落實競選宣言內容,讓人民看到具體的改變。

她自認不會在國會爭吵喧鬧,而是通過良好的辯論和探討施政方式參與政策的辯論,在人權和婦權方面取得躍進。

她也會把公民社會聲音帶去國會,包括落實政府機構與司法單位改革,建設更民主的馬來西亞。

“我同時會在國會帶出的3大議題,重新改革選舉制、平等的社會資源分配和環境。”

她說,政府發放撥款與民意期待值存在落差,因為政府通過撥款賦權予民辦活動,人民卻期待能優先解決關乎切身利益的民生課題,甚至要求解決本身面臨的生活費壓力,這些都有待一套優良的管理機制,賦予每個崗位如縣市議員與國州議員的明確定位。

克魯:勝選非希盟強大  國陣暴政引民眾不滿

從“我們抗爭”(kita lawan)青年集會的學運領袖,搖身成為雪州誠信黨中路州議員,莫哈末法克魯拉茲認為,希盟不因本身的強大而勝選,希盟的勝利是來自國陣的暴政,尤其厭惡前首相納吉與羅斯瑪的因素而促成。

他說,希盟不同於國陣的一言堂,領袖們若有異議能隨時提出。他強調本身在參政後的鬥爭不滅,會勤於拜會選民了解地方投訴,不被政治體制給淹沒。

瑪拉工藝大學政治與媒體分析副教授莎拉認為,社交媒體特別是Whatapps在本屆大選發揮最大影響力,惟社媒對中選的希盟議員也是一把雙面刃,當一件事開始在社媒瘋傳時,人民代議士若不能及時作出回應,將一發不可收拾。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