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班頓”獲列非物質文化遺產 萊士雅丁:培養說原始馬來語社會

(吉隆坡22日訊)對“班頓”(pantun)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認證,並成功列入年度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國會上議院主席丹斯里萊士雅丁感到高興,認為班頓若應用在日常談話,將能培養出一個能說原始馬來語的社會。

他坦言,由於向其他語言借鑒太多的新詞語,馬來語原有的構造及其藝術價值其實已經被削弱,而通過班頓將能讓人民應用原始的馬來語,進而停止使用那些新借鑒的詞語。

Advertisement

他告訴《前鋒報》,馬來西亞從2004年起3次在國際舞台上為班頓爭取認證,直到現在才在與印尼聯合申報下取得成功。

基於這是一項巨大的認證,他認為,馬來西亞和印尼必須一同鼓勵人民在日常談話中使用班頓。

萊士雅丁說,印尼語也像馬來語一樣向其他語言借鑒太多的新詞語,從而削弱了語言的構造及藝術價值,理應通過班頓讓人民應用原始的語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班頓的認證,將會對本地的藝術文化產品帶來正面的效果。”

ADVERTISEMENT

旅游、藝術及文化部長拿督里南茜蘇克利說,這是我國首次與其他國家一起聯合申報國家文化的情況下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證,因此這認證非常具有意義。

另一方面,我國與中國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系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也成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列入年度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