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涉雙重不課稅不公稅制 馬港列歐盟稅務灰名單

(台北26日訊)歐盟為持續改善全球租稅環境,今年10月再次更新稅務不合作地區清單,其中最引人注意的部分為采行屬地主義稅制的香港及馬來西亞再度落入稅務觀察灰名單,當地台商應留意未來稅制動態。

香港及馬來西亞自2019年3月脫離應受觀察之稅務灰名單後,雙雙再度入榜,主要原因為歐盟關注在香港沒有實質經濟活動的企業無須就部分源自外地的被動收入(例如利息和特許權使用費)繳稅,或會帶來“雙重不征稅”的情況。

Advertisement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協理韓承皓指出,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稅制系采屬地主義課稅原則,當地之營利事業僅須就源自當地之所得納稅;屬於境外之所得,則可依照法令無需於當地納稅。當地政府期望透過屬地主義稅制,增加競爭力吸引更多投資,並盡可能避免雙重課稅對企業帶來之負面影響。

從歐盟本次更新之名單未將所有屬地主義稅制國家或地區列入,即可見屬地主義稅制並未違反歐盟三大目標,但雙重不課稅之結果,在歐盟眼中則可能造成不公平稅制競爭及使企業產生與實質活動不符之租稅規劃誘因。這也可能是繼2017年至2019年三月後,香港及馬來西亞再度進入灰名單之主要因素。

企業被指利用稅制差異避稅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國際租稅主持會計師廖哲莉表示,從香港政府公開表示繼續采屬地主義之回應及並非所有采取屬地主義稅制之國家,例如新加坡,均列入為歐盟的黑名單或灰名單,可以發現歐盟真正有意見的並非屬地主義稅制,而是企業利用各國稅制差異造成所得“不落地”以規避稅負。

ADVERTISEMENT

廖哲莉表示,舉例而言,新加坡於今年公布相關智慧財產權課稅之規定,即遵循OCED反避稅之行動方案指導方針施行,相關智慧財產權之活動,例如研發或維權之活動必須在新加坡進行,其所產生之所得則屬境內所得加以課稅,但給予減免之稅率。

文/圖:互聯網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