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國內地方

水墨畫須傳統創新並融 莊學騰:吸引年輕人推動傳承

(檳城12日訊)檳城藝術協會會長拿督莊學騰說,水墨畫是中華文化幾千年歷史的根,必須做到維護傳統和創新並融,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人愛上水墨畫,讓水墨畫傳承。

莊學騰昨午出席由檳城留華同學會主辦,以南洋水墨畫為主題的“馬中文化交流會”上說,藝術道路不易走,能成功的少之又少,但推動水墨畫卻是中華文化藝術工作者的使命。

Advertisement

他說,水墨畫是早年中國人到馬來半島發展時所帶來的文化,到了南洋有些水墨畫家也融入了南洋熱帶色彩與文化,到了現代也有畫家把傳統水墨畫與抽像畫融會貫通,自成一格。

莊學騰說,馬中關係早在500年前鄭和下西洋時已開始,到上個世紀50年代友好關係更上一層樓。

朵拉(右)移交模擬支票給程福隆(左),由許廷炎見證。

“當時有很多傑出的中國畫家如徐悲鴻、張大千、趙少昂等都在檳城活動 ,徐悲鴻當時更推動了檳城藝術協會的成立。”

ADVERTISEMENT

他指出,中國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在2018年帶領了一群美術家到訪檳城,當時檳城藝術協會與檳州議會議長拿督劉子健,就是在檳州立法議會大廳接待他們的,相信那是檳州立法議會廳第一次為藝術而開。

他希望全國大選後檳州立法議會能繼續為藝術而開,讓檳州藝壇百花齊放。

陳煥儀(左)贈送紀念品給莊學騰。

馬來西亞檳城留華同學會會長陳煥儀博士說,水墨畫是中國傳統文化里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其意境也是中華文化中最難理解的部份。

她說,水墨畫一直是大馬華裔堅持保存的藝術,但在傳統水墨畫基礎上,大馬華裔又將其深化和創新並加入許多本土色彩,最後形成了南洋風的水墨畫。

她說,這種自成一格的南洋水墨畫創作是我國華裔的驕傲,也是珍貴的大馬文化產物。

大會邀請檳城水墨畫協會創辦人兼顧問朵拉(林月絲)、中國民族畫院畫家徐航、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研究員鄒寧、泰國格樂大學客座教授王冬松,通過實體與線上講解的方式,來分析中國水墨畫與南洋風格水墨畫的發展和在地化的表現。

會上,朵拉移交所籌到的2萬令吉義款予慧音社慈幼義學教育基金,由慧音社副社長程福隆接領,金鋒集團總裁拿督斯里許廷炎見證。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