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國內地方

檳椰腳街聯合七街區 中元花車首次遊行

(檳城21日訊)擁有百年歷史的檳城椰腳街聯合七街區,今年配合慶贊盂蘭勝會100週年,除一連9天舉行祭拜慶典,更按照供奉的“藍臉”大仕爺的指示要傳承文化,破天荒舉辦盂蘭勝會花車遊行,成為全馬首場中元節遊行。

Advertisement

椰腳街聯合七街區慶贊盂蘭勝會主席拿督江乙虎指出,該會為慶祝100週年籌備了一年,除在本月24日晚7時首辦花車遊行,9天祭拜慶祝活動有25日晚上8時的過平安橋儀式,還有20隊醒獅舞龍團每晚輪流表演,另有潮劇及歌台助興。 

“屆時遊行從椰腳街開始,路經沓田仔、頭條路、五條路、七條路城隍廟、崔耀才路、紅燈角、萊特街、最後回到椰腳街結束,遊行路途逾5公里。”

ADVERTISEMENT

“遊行當晚會員將抬着大仕爺金身出遊,陣容包括黑白無常、乩童,還有花團錦簇的迷你花車、舞獅、舞龍及耍大旗表演,並有17個神廟組織一起參與。”

“一切祭拜及慶祝都是按照大仕爺指示下進行。”

3晚潮劇6晚歌台

他說,該街區近年都以歌台助興,今年在大仕爺“要求”下恢復潮州戲,今年該街區有3晚的潮州劇表演,另6晚是歌台。

“由於已多年沒聘請潮州劇班,在接到大仕爺指示下我們一時間也不懂去哪兒找,這讓理事們忙了數月。”

他說,曾找過好幾組但全都檔期排滿,最後聘請到泰國潮州劇班。配合今年百年慶,30日晚在德教會舉辦宴會,將席開120桌慶祝。

江乙虎指出,該街區慶贊盂蘭勝會的歷史已無從追溯,他們都是從老一輩口中得知相關的禮數與規矩。“長輩指本街區是在1919年開始有記載,但在1919年更早之前本街區已成立。”

30日晚設宴120桌

他說,本街區一直以來都供奉“藍臉”大仕爺,所以每年訂製大仕爺金身時都必須強調這一點,理事也會拍下大仕爺照片供紙紮師傅參考。根據規矩,大仕爺金身每年必須增高一些。至於為何是藍臉大仕爺就無從考就,就連老一輩理事也只知道是以前傳下,後代需跟隨。

他指出,七街區指的是龍山堂內、亞貴街、四方冷、大統巷、本頭公巷、打銅仔街及椰腳街,這七條街互相貫穿,就在彼此左右毗鄰。

“因為是七條街一起祭拜大仕爺,準備祭拜牲禮得依據多年來保留下的傳統,其中一項就是每年一定得準備7隻金豬,即代表每一條街。”

“早年我們是九街區,但另兩條街即中街及打石街在數十年前退出自行成立盂蘭勝會,所以至今準備的牲禮中,燒雞燒鴨仍保持9隻。

“每年農曆29晚恭送大仕爺前,我們也會抬着大仕爺金身在七條街內小遊行,以便保佑平安。”

江乙虎:全盛期逾400會員

江乙虎和許多同輩理事一樣,小時候全家人都住在當地,小時候他們就看着大人們籌辦盂蘭勝會,長大一些就跟着幫忙,一代代相傳。

他說,除了出自對地方上的情感,他們自然而然都會幫忙籌辦盂蘭勝會。這一帶以往擁有400多戶住戶,街區全盛時期擁有400多名會員,當時祭拜桌上擺滿大大小小的香爐共30個,爐主也特別多。

“但現在七條街的住戶不超過20戶,大部份都是商家,會員人數也減少許多,祭拜的香爐也大大減少。”

“今年我們決定放低門檻,最低50令吉就可入會,祭拜後獲分水果及米龜,所以今年會員增加了10多人,全員約130人。”

“大部份會員是老居民,雖已沒住這里但每到中元節都會自動回來幫忙,一些長期在國外工作者包括台灣、杜拜、馬爾代夫等的會員,也會特地請上2、3週假期回鄉幫忙。”

“降低入會門檻是希望吸引更多人加入,尤其年輕人,我們不想此文化失傳,尤其是仁義與孝道。”

江乙虎指出,除傳承中華文化與協助華小發展,該街區也慢慢推行一些會員福利與慈善活動,也計劃購買會所。

他說,所有街區都有會所,可每年祭拜後的用品用具就得租借地方來收放,一年需花上約6000令吉,若擁有會所,不僅方便開會與舉辦活動,也節省租金。

林德贊請長假回鄉籌備

林德贊長年在馬爾代夫工作,他今年特地請了3週假期回鄉幫忙籌備盂蘭勝會。他說,他小時候住在這街區,現家人雖已搬到新港居住,但每年大家仍會回來幫忙及拜拜。

“小時是爸爸及其他大人為盂蘭勝會忙,長大後我和哥哥也一樣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該會副財政林國明也全家搬遷到雙溪里蒙,但每年風雨不改回來幫忙。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