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植入式心臟監察儀 追蹤心律異常免誤診

(吉隆坡訊)心臟經常被比喻成引擎,一旦無法發動人類就會死亡。早在胎兒尚在母親子宮里的時候,心臟就已經開始跳動,這證明了生命的起始。人總會疲憊而需要休息,然而心臟卻從未停歇,那是怎麼辦到的?

心內科兼心臟電生理學顧問拿督拉查里醫生(Razali Omar)指出,心臟主要由肌肉構成,經由收縮和放鬆而泵出血液。成人的心臟每日跳動約10萬次,一般狀況下會介於60至100次/分鐘。當我們入睡時,心跳便會放慢,大約是每分鐘40次;當我們在運動時,心跳則會依據活動量而加速跳動。

Advertisement

心臟收縮由上至下

他說,氧氣是心臟的 “食物”,除了泵送含氧血至全身各處,心臟自身也需要被供血。大多數民眾都將心臟問題視為心臟病發作(心肌梗塞),意即供血給心臟的冠狀動脈阻塞。

“位於右心房的竇房結(SA node)是心臟天然的電池。它雖然是心臟跳動的領導者,但是需要聽命於大腦。大腦會接收反饋,像是跑步時,下肢會告知它需要更多的氧氣。那麼大腦就會下達命令讓心臟以更快的速度跳動,這時就需要依靠心臟電傳導系統的運作。”

“收到大腦的指令後,竇房結需要告知‘手下’,也就是心肌的每一個、多達數十億的細胞。這些消息便是通過電流去傳導的,竇房結會產生規律性的電脈沖(electric impulse),而受電脈沖刺激的心肌便會收縮,推動血液流動。”

ADVERTISEMENT

他提醒,需要注意的是,心臟的收縮是由上至下的。當心臟的上半部收縮時,下半部則處於舒張狀態,血液才能從心房(atrium)排入心室(ventricle)。之後才會輪到心室收縮而心房舒張,這時血液才得以泵出心臟。如何讓下心室“略等一等”才收縮,那就是房室結(AV node)的任務了。

“房室結就像是連接柔佛與新加坡的長提,是心房和心室之間的 ‘橋樑’。電脈沖來到此處時,需要先暫緩一會兒才繼續前進。接下來,再通過左右束支這兩條‘高速公路’,讓心室左右同步收縮。這樣的延緩能夠讓心臟有規律地從上往下收縮,整個過程大約是0.12至0.20秒。”

若沒有房室結的存在會如何?他說,試想像心房和心室 “溝通不良” 而同時收縮,血液根本無處可去,極有可能導致倒流,臨床上稱之為完全性心臟傳導阻滯(complete heart block),患者可能會出現頭痛、頸部腫脹或肺充血導致呼吸困難等症狀。

過速過緩都會頭暈

他指出,由此可見,心臟的電傳導系統與冠狀動脈、瓣膜一樣重要,而與之相關的問題則稱為心律不整(arrhythmia)。嚴格來說,人們口中的詞彙“arrhythmia”其實有誤,因為希臘語中的“ar”代表“無”。若心臟無跳動節律就等同於死亡了,因此更正確的詞彙其實是“dysrhythmia”,意即異常的節律。

與心臟節律相關的問題可分為兩類截然不同情況:心博過速(Tachycardia)或心博過緩(Bradycardia),治療方案也非常不同。然而,它們所造成的症狀卻十分相似。

拉查里醫生舉例,患者主訴的頭暈症狀,可以是由心博過速或過緩造成的。心跳太慢導致輸出量下降,腦部血流不足,再而導致頭暈。那為何心跳太快也會出現類似症狀?這就好比你被限時於1分鐘內必須通過一根小水管把整個蓄水塔裝滿。

“記得先前提起過心臟的收縮是從上至下的嗎?試想想,若心臟每分鐘狂跳200次,當心室收縮得如此快速,血液根本無法正常流動、排出。當我們沒有足夠的血液送往腦部,就會造成頭暈。”

憑症狀難確診類型

“因此,單憑症狀是無法確切診斷出心律不整的類型,否則給予的治療將南轅北撤。事實上,不僅是心博過速或過緩,瓣膜異常、冠狀動脈阻塞、心臟衰竭等問題也能引起相似的症狀,譬如疲憊和呼吸困難等。”

他說,心電圖(ECG)是診斷心律不整的黃金指標,但前提是能夠如此幸運,在檢查的當下患者的心跳節律正好顯示異常。常規的靜態心電圖(resting ECG)檢測,只是記錄了當下那1分鐘的心臟活動而已。患者可能每日都有心悸(palpitation),但檢查當下恰好是正常的心律。站在醫生的角度而言,該如何確定患者是真的罹患心律不整呢?

“有些患者的病情是可以很迅速地通過心電圖去確診;但有些患者的症狀則是間歇性、來來去去的,常規的心電圖不一定能捕捉到‘柯達時刻’(kodax moment)—— 能恰好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和對的瞬間按下相機快門。以此類推,我們需要能提供更多資訊、監測時間更長的心臟監測儀。”

移動心電圖機

手指放感應器檢測

或許是因為擔憂植入ILR的小手術有潛在風險,或是因自身經濟情況無法負擔費用,拉查里說,一些患者會選擇不採用ILR。這也並非絕路,還有其他的方案。

協助醫生有效診斷

第一是已在大馬推出多年的移動心電圖機,只需要將手指放在感應器上,就能從手機應用軟件查看當下的心電圖結果,也能發送電郵給醫生。

“第二種方法是使用智能穿戴類產品(smart wearables)。許多智能手錶和運動手環都支持心率監測(每分鐘心跳次數)和心電圖功能,也可以設置提醒。因此,當穿戴裝置提示心律異常時,即可把手指放在感應器上進行心電圖檢測。”

他表示,移動心電圖機或智能穿戴類產品對心律不整的診斷非常有幫助,但若是在心律不整的當下,患者呈現暈厥狀態,該“工具”就無法發揮功能了。因為待患者清醒時,心律可能已恢復正常狀態,因此無法獲得病發時的心電圖結果。這也解釋了為何ILR在某些病例中仍存在必要性,特別是針對不明原因暈厥的患者。

“在智能穿戴類產品的選購上,只要是能提供醫生可解讀的心電圖數據皆可。主要是為了協助醫生更有效地去診斷患者所感受到的心悸——究竟是因為緊張或過度焦慮而造成?還是患者確實罹患心律不整? 通過提供這項重要的資訊,醫生在診斷的方向會更加明確。”

他提醒,除了協助診斷,這些“工具”在術後管理方面也能發揮其作用。舉例而言,心博過速的患者,在接受射頻導管燒灼術(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後仍存有很小的復發機率、部分患者會因為大腦尚未“適應”,而導致在術後可能仍會錯覺心跳異常等。

“因此,通過使用這些工具,不僅能讓患者擺脫疑慮和提供他們安心之感,同時也能讓醫生更全面地去診斷手術成功與否,亦或是作為病情復發的診斷依據。”

貼身上可防水 霍特24小時監測心臟

便攜式動態心電圖或稱霍特監測器(Holter monitor)可24小時連續監測長時間的心臟活動,患者只需將之貼在身上即可。

拉查里指出,有別於過往的霍特監測器,新型的監測儀具有防水功能,洗澡也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霍特監測器是一次性、拋棄式的,在使用7或14天之後,還能將完整的監測結果打印出來,鑒別有心律異常的時間點,再進行診斷。

飽受困擾長達10年

“不過,霍特監測器也並非完美之選。有些患者的心律不整是偶發性的,可能時隔個月或半年才發生一次。即便重複使用上1個月,霍特監測器也可能會錯開了心律異常的時間點。”

曾有一名女患者對我說,她前前後後見過10名醫生,也使用過霍特監測器。遺憾的是診斷結果卻總是顯示無異狀。

“久而久之,一些醫生誤以為她只是過於緊張、焦慮或有罹患精神官能症(neurosis,心理障礙)。在飽受困擾長達10年後,直到某天她因長達10小時的心悸入院,才終於被確診為罹患心博過速。”

手動觸發傳送數據

他強調,為了避免以上誤診或漏診的情況,患者應該選擇更合適自己的心臟監測儀。除了常規的心電圖和霍特監測器,還可選擇植入式心臟監察儀(Implantable Loop Recorder,ILR)可提供長達3至4年的自動持續性心電圖監測,從而提供病因依據。

“ILR是通過皮下植入的無線心臟監測儀,與霍特監測器不同,它僅記錄心律不整的關鍵信息。醫生要如何第一時間知曉患者的心跳數據呢?這就需要通過遠程居家監測(home monitoring)的配合。患者只需將一台小型的遠程居家監測器放在床邊,待入眠時數據就會自動從ILR傳送至雲端,醫生將隨之接獲電郵通知。”

“此外,患者也可以選擇手動觸發數據的傳送,讓醫生可以即刻通過系統查閱他們的最新心跳數據。”

 

心內科兼心臟電生理學顧問
拿督拉查里醫生
(Dr Razali Omar)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