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國內地方

林玉唐新聞獎頒獎禮 光明獲9優秀1特優獎

(檳城28日訊)丹斯里林玉唐發起、檳城報界俱樂部主辦的第17屆丹斯里林玉唐新聞獎頒獎禮昨晚圓滿舉行。《光明日報》在報導類及編輯類獎項皆有斬獲,共拿下9個優秀獎及1個特優獎。

檳城報界俱樂部主席陳富全在會上感謝丹斯里林玉唐及10位新聞獎贊助人,儘管經濟嚴峻,但並沒拋棄而是繼續贊助,讓傑出新聞從業員有機會分享成果,鼓勵精益求精。

Advertisement

眾嘉賓、檳城報界俱樂部理事與得獎者大合照。中排左起為連毅勇、王笙儕、梁偉宏、李捷、鄭榮興、陳富全、楊順興、梁宗寶、黃俊豪及張文亮。

“在病毒威脅下,州內新聞從業員始終堅守崗位,跑在最前線。優秀的同業們雖然面對行管令造成的採訪不便,但仍交出許多有深度的報導與攝影作品,值得讚賞。”

他說,本屆特別增設“冠病抗疫新聞報導獎”,鼓勵同業透過筆尖與鏡頭挖揭更多冠病大流行的好新聞、捕捉疫情冷暖畫面。

《光明日報》編採部同事在第17屆丹斯里林玉唐新聞獎頒獎禮拿下9個優秀獎及1個特優獎。

ADVERTISEMENT

拿督鄭榮興代表丹斯里林玉唐致詞時指出,傳統媒體面臨生存壓力及至少三大挑戰:一是網絡自由媒體興起;二是如何有效保護自己辛苦採集的新聞信息產品免遭盜用、侵權;三是如何從新聞信息服務的營銷中獲得更多收入。

“全球傳統媒體廣告收入份額漸漸受網上廣告侵蝕,包括網紅帶貨等,這種趨勢仍繼續下去。我們看到傳統媒體正尋求對策,包括開設博客及通過上網、電子報等對策找到出路。 一些報章被迫停止發行印刷版,只出網絡版,全面改出電子報。”

他說,各媒體須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發展下去,通過與受眾交流,有效使用技術保持貼近性。全球每個行業包括媒體已開始行動起來,只要通過加強合作和協調,共同應對當前困難,就能取得真正的共贏和發展。

檳州行政議員楊順興致詞時向新聞同業致敬,大家疫情期間都沒退縮,而是堅守前線為讀者全面跟進報導冠病最新資訊,有些媒體朋友甚至在採訪過程中感染冠病。在檳州政府與衛生局安排下,新聞從業員優先接種冠病疫苗,並獲發口罩和消毒液。

《光明日報》包攬拿督林卓民新聞編輯獎全數3個獎項。

“媒體是社會傳播主體,媒體力量的珍貴在於誠實報導,是媒體公信力的基石。我非常高興也要讚揚,檳城的媒體積極推動媒體誠實報導,履行社會責任,落實主體責任,踐行誠信理念,努力塑造誠實可信的媒體形象。”

與會者包括中國駐檳總領事館領事李捷、副領事沈菲菲、檳州華人大會堂總務拿督梁偉宏、贊助人拿督斯里王籽雲的代表王笙儕、檳城報界俱樂部執行顧問梁宗寶、拿督連毅勇、張文亮、評審莊學勤博士、陳坤燕及林明康。

劉經廣榮獲精神獎

資深報人已故劉經廣先生榮獲拿督藍武昌新聞從業員精神獎,獎項由夫人王純藍接領。其兒子劉開贊決定把1500令吉獎金,再自行加額500令吉,湊合為2000令吉,回饋予檳城報界俱樂部作為活動基金。

劉經廣1963年韓江中學高中三畢業後,曾當過小販、書記,之後於1972年進入《星檳日報》當記者;過後到《光華日報》服務,擔任署理採訪主任;也曾擔任《光明日報》廣告經理,在報界服務近30年。

他經常給記者進行培訓,提升新聞寫作水平,也曾被學校邀請主講華文報業的前景。

劉經廣是檳城小販聯合會發起人之一,同時擔任第一屆販聯秘書、檳州屠業公會秘書、勞工黨柑仔園支會秘書、北馬記者職工會副主席、1982年至1984年擔任檳城報界俱樂部理事等。

離開報界後,他成為自由撰稿人,並出任議員新聞秘書,直至退休。

劉經廣在1967年11月24日參加檳州勞工黨社陣,領導檳州人民開展波瀾壯闊的反舊幣貶值的大罷市鬥爭,在全檳人民群起響應,大罷市成功舉行。他過後與百名社陣同志在內安法令下,被拘留在怡保華都牙也政治扣留營2年。

劉經廣於2021年2月7日病逝,享年78歲。

楊順興(左二)頒發拿督藍武昌新聞從業員精神獎予獲獎人劉經廣的夫人王純藍(左三)。左一及右一分別為陳富全及李捷。

第17屆丹斯里林玉唐新聞獎榮譽榜

1. 拿督藍武昌新聞從業員精神獎

已故劉經廣先生

2.丹斯里林玉唐報道文學獎

特優獎:南洋商報/黎添華(從內蒙古,看北方草原狼族,愛恨情仇系列)

優秀獎:光華日報/洪玉璇(須持有學前教育專業文憑,合格幼教難求)

優秀獎:光明日報/陳嘉瑩、沈美婉、林真珠、吳佩雯(阿依淡區華小的跌宕起伏系列)

3.丹斯里方木山專題報道獎

特優獎:南洋商報/黎添華(從百年墓園 探檳城人的前世今生系列)

優秀獎:光明日報/馮偉倫(小心舊手機 變 毒垃圾)

優秀獎:中國報/蔡凱盈(海嘯曾救命,今面積大減,紅樹林自身已難保)

4.拿督斯里王籽雲冠病抗疫新聞報道獎

特優獎:南洋商報/黎添華(“疫”不容“遲”的危機管理)

優秀獎:光明日報/馮偉倫(2020疫情偷走的一年)

優秀獎:光華日報/曾絲苛(辣椒料小販病逝,家人痛心病服入棺)

5.拿督威拉黃俊豪商業資訊報道獎

特優獎:南洋商報/黎添華(“疫”想不到的一帶一路)

優秀獎:光明日報/駱崑發(微電影風行互聯網)

優秀獎:光明日報/馮偉倫、李燕君、黃方濟、林真珠、陳嘉瑩、沈美婉(絕處逢生系列)

6.拿督林卓民新聞編輯獎

特優獎:光明日報/謝思恩(藥到疫除)

優秀獎:光明日報/陳燕坪(黎巴嫩大爆炸)

優秀獎:光明日報/餘可麗(資金人才最大阻礙,學術研究接軌工業)

7.拿督彭永添副刊編輯獎

特優獎:光華日報/莊詩琦(揮灑丹青,明心見性)

優秀獎:光明日報/餘可麗(陶冶人生系列)

優秀獎:光明日報/陳金明(做不了林懷民,接班雲門走自己路)

8.拿督斯里周昌江專題攝影獎

優秀獎:新海峽時報/ Mikail Ong(Hitam Putih Beca Pulau Mutiara)

優秀獎:光華日報/梁惠育(40人速寫留渡輪浪漫身影)

特優獎:星報/曾文凱(The Sea Also Rises)

9.丹斯里陳坤海新聞攝影獎

特優獎:光華日報/董坤銘(緊握鐵條,絕地求生)

優秀獎:星報/曾文凱(Our Hero – FireFighters)

優秀獎:星報/林明達(Parched Earth)

10.拿督斯里許廷忠新聞視頻獎

特優獎:光華日報/陳友晉(只求紋出滿意紋身,PitFun不為金錢屈服)

優秀獎:中國報/紀允賢(醉酒駕駛系列)

優秀獎:光華日報/梁惠育(國際百杖日-盲人電腦與科技導師)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