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敦達因:友黨與民互不信任 希盟輸在缺溝通策略

(吉隆坡16日訊)前政府精英顧問團主席敦達因指出,缺乏與民間溝通的策略,是前朝政府希盟的最大敗筆,而這造成希盟友黨與人民之間產生不信任的嫌隙。

Advertisement

 

“如此一來,當在野黨挑起種族與宗教主義的恐慌課題時,希盟就完全被牽制,隨之起舞。 ”

ADVERTISEMENT

 

他說,對競選宣言《希盟宣言》(Buku Harapan)存有狹隘看法是希盟另一弱點,因宣言中所涵蓋的承諾,有些礙於2018年509大選後的政府財務狀況,並不可能實現。

 

他在接受網媒《透視大馬》訪問時說,希盟執政時也犯下錯誤,主要是一些聯邦政府的部長缺乏當官經驗;但相關的領導人也很快地學上手,顯示改進的決心。

 

黨派利益遠超越人民利益

 

可是,達因表示,希盟卻於今年2月遇上了一場不流血的政變。

 

“很多時候,希盟最大敵人可能就是自己;希盟剛上台時,黨派利益遠超越政府和人民的利益,這導致很多好的政策遭破壞。”

 

無論如何,達因認為,減少貪污腐敗,讓馬來西亞不再被指為是一個“盜賊治國”的國家,是希盟政府的最大成就。

 

他說,除了削減前朝國陣政府大型工程計劃的成本,希盟政府在競選宣言提及的廢除消費稅(GST)、恢複燃油津貼及其他擬議的措施,也正在逐步落實中。

 

“希盟也致力重組政府相關公司(GLC)及投資公司的結構,即是任人唯賢;受委出任政府相關公司高職的人,報酬也比國陣時代較低。”

 

此外,達因說,希盟也落實了特定的體制改革,一些還在進行,卻在改革半途遇上政變,導致相關改革無法落實。

 

他也坦言,很多包括好的舉措,都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遭到破壞。

 

長期當反對黨 難自我調適領導政府

 

達因指出,與其以一個盟約的協議共進退,希盟的特定友黨看來對滿足私人議程或黨的議程更有興趣。

 

他舉例說,在政府相關公司杜絕政治委任的課題上,某些友黨領袖屈服於黨員的施壓,以致引薦專業人士擔任高職的承諾也被逼妥協。

 

他認為,長期當反對黨,造成希盟在上台執政後很難自我調適以領導整個政府。

 

“總的來說,一屆政府任期的三分之一,希盟領袖便已學上手,也準備好進入下一個協調與執行更佳的階段,可惜就發生了政變。 ”

 

針對精英顧問團所提呈的百日建議報告沒有被希盟採納,達因說,報告其實已經提交給時任政府,由首相辦公室負責監督,而接下來發生了甚麼改變,他就不清楚。

 

他說,報告已交給國家施政、廉正及反貪中心(GIACC)採取必要的行動。

 

他透露,報告涵蓋的227項建議中,有158項正在進行中,而約有20%已獲採納。

 

只沉醉細節 忽略競選宣言精神

 

達因認為,前朝希盟政府沒看到競選宣言的精神,只是沉醉在當中的細節,這才會掉入反對黨所設的圈套。

 

他說,希盟在執政期間面對許多瑣碎棘手的問題時迷失了大格局,政府和反對黨雙雙都在執著中,其中一例便是執著於宣言。

 

“希盟上台要我出任政府精英顧問團主席後,我便協助政府鑒定必須即刻解決的體制問題。”

 

達因認同希盟必須兌現承諾的現實,但在看到政府的財務狀況後,他們根本不可能馬上做到。

 

“希盟應該告訴人民承諾無法一一兌現的原因,但當時要處理國陣政府遺留下爛攤子、振頓經濟更是當務之急。”

 

他指出,廢除東海岸鐵路工程(ECRL)項目是競選宣言之一,然而在作了相關權衡與選項,發現與其徹底取消,不得不接受以較低的造價繼續落實此項目。

 

有人因私人議程內鬥 致無法兌現宣言

 

針對希盟內部出現內鬥,達因指出,問題出在“見樹不見林”,希盟友黨之間缺乏信任,加上反對派的牽引與誘惑。

 

他說,有些宣言其實是能夠落實的,卻有人因私人議程而內鬥,無法在兌現諾言時幫上忙。

 

他以非法外勞課題為例,直指希盟缺乏政治決心,因他在與許多相關單位會面後,決定致函時任首相,要求解決問題,提出的建議就包括合法化那些外勞以及遣返行動。

 

“這建議卻被既得利益者騎劫,以致我的建議都被忽略,有關競選宣言也無法兌現。”

 

達因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牽連外勞群體,就已揭露其後果,但政府在疫情期間突然大舉逮捕外勞,這制造了仇外心理,以致很多外勞不情意露面接受檢疫;與此同時,這也會造成外勞對馬來西亞的不信任感與恐懼。

 

“建築業更因為嚴缺外勞人手而無法複工。”

 

達因強調,政府的溝通隊伍無法向人民充份說明的實況就是一大敗筆,而這也白白浪費人民對政府的信任。

 

他說,一旦出現停止溝通的程序,或政府與人民之間產生溝通的鴻溝,就會讓政府錯過一個機會。再加上在野黨的宣傳招式,加激人民對政府產生分裂、內鬥的印象。

 

“如果與人民取得有效溝通,即使外圍有空洞的雜音也無法帶來影嚮。”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