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教長澄清:白飯撈汁非RMT計劃

(吉隆坡21日訊)教育部高級部長莫哈末拉茲澄清,早前在網絡流傳有關學校食堂提供白飯撈汁的照片並非部門旗下的免費食物補助改善計劃(RMT)所準備的食物。

“我接獲投報指照片中的食物是RMT準備給學生的食物,衛生部已經委派代表到該所學校展開詳細的調查,以確認臉書上的指控真偽。”

Advertisement

他對馬新社指出,調查發現有關白飯撈汁的圖片並非為RMT受惠者提供的食物,而由學校食堂提供給RMT受惠學生的食物都只能在校內食用。

莫哈末拉茲說,教育部感謝各方對此事的關注,並承諾不斷努力改進RMT計劃,包括為受助者提供食物和牛奶供應。

他說,從去年開始,RMT學生的牛奶供應已從每週兩次增加至每個上學日。

馬來報章《Sinar Harian》副主編巴魯丁透露,他在小學時期也曾是RMT計劃的受惠者,當時他是在偏遠的郊區上學,而大部分學生都是來自窮困家庭,因此很多學生符合資格接受RMT。

ADVERTISEMENT

他說,這個計劃幫了很大的忙,尤其是在雨季的時候,父母無法下田耕種,收入來源隨之中斷,但有了RMT至少可以確保學生們在學校不會挨餓,同時也減輕父母的負擔。

“在獲得政府資助的那段期間,我每天都非常開心享用食堂業者準備的食物,除了飯類,也會準備米粉和炒麵,而且分量都很充足,可以滿足學生的需求。”

他指出,飯菜都被裝在一個塑料碟子裡,白飯還溫溫的冒著煙,還有雞肉、水果,飲料是美祿或熱茶,餐單也會每日更換,每當看見食堂張貼第二天的餐單,腦海就已經能夠想像到餐桌上的美食。

他憶述,只有發生過一次“失誤”,即食堂業者誤把薑塊當成牛肉盛給他,由於每個學生只有一塊肉,因此他只能用肉汁配飯,但他絲毫不介意,因為肚子餓了,任何食物都覺得很美味。

另一方面,大馬學校食堂業者協會(PPKSM)在去年10月提出,由於原材料的價格不斷上漲,2令吉50仙的RMT計劃補助金額已經不符合時宜。

該協會副主席沙爾曼指出,衛生部有必要重新檢討有關的補助,並建議提高至4令吉,畢竟所有的原材料和濕貨都已經呈雙倍漲價。

他說,唯有提高補助金額,才能讓食堂業者避免承擔虧損,同時也能讓學生能夠享用到健康、有營養和新鮮的食物。

“我曾經詢問食堂業者從MRT計劃中獲得的利潤,大家異口同聲表示,他們只能把該計劃當成是幫助弱勢學生的慈善工作,意味著他們並沒有從中賺到錢;他們說,如果是按照撥款數額,根本難以準備衛生部所規定的食物。”

然而,沙爾曼指出,經歷了疫情的重創,學生的輪替造成食堂業者銷售大幅下降,他們沒有能力再為RMT計劃做慈善付出,因此,當局有必要重新進行研究,探討現有的餐單是否符合時宜,為各造提供便利。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