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新型冠狀病毒國內地方

擺檔 網賣 帶貨上門樣樣試 服飾業絞腦汁自救

報導:蔡美娥

(威南4日訊)“衣食住行”,服飾居先但衝擊最巨,去年3月至今,業者每個月都在虧錢。為了生計,有店面和跑早夜市的服飾業者陳財熙,不僅嘗試線上直播,還帶貨上門給熟客挑選,咬著牙根在疫情下自救。

Advertisement

這15個月以來,在各種行管令下夜市開開關關,即使獲准開檔,服飾生意也不好。很多次的夜市擺攤,陳財熙吃了白果,而他位於高淵聖淘沙花園的店面,也常常一天沒有開單。

“喘息”機會碰上MCO2.0

陳財熙受詢時指出,去年3月第一次實行行動管制令時,只有特定基需領域獲准營運,大約在6、7月服飾業才可以營業。但即使重開生意也是很差,因為衣服也不是非買不可的必需品。

“一直到9月市場慢慢有動靜,我們認為可以趁農曆新年賺一點錢所以進了一批貨,比起往常大概60%的貨量,誰知道靠近新年,政府又實行行管令2.0。”

ADVERTISEMENT

同業的新年貨嚴重滯銷,他自己也賣不到一半。為了銷售衣服,陳財熙甚至載著滿車衣服上門,然後搭鐵架掛衣服給顧客選。

“我事先了解顧客要甚麼款式,再選好包起來拿去給顧客選。有一次我去到柔府見顧客,讓她在車內選衣服。有時顧客會因為我遠程和專程帶貨來,而支持買一、兩件衣服。”

他提到,其實不僅實體服裝零售遭受重創,有些線上直播賣服也差強人意。

“我自己有做網售,也有批發一些給年輕人去做直播,但成績很差,很多原本直播賣衣的都轉賣其他商品。有一個年輕網商來到我的店,要求我買下他的衣服,一件幾令吉也行,我反建議對方吃回我的貨。”,他笑說。

陳財熙在2000年入這行,專賣女裝,一直到去年都在守著服飾業。

“服裝是我本行、也是興趣,做久了有感情不會輕易放棄。但我也在這段期間轉去賣其他的貨品,比如口罩和消毒液。去年也開始和朋友合作裝修和建築業,但在行管令期間也是不能營業。”

他感嘆,每個服飾業者都是苦不堪言,雖然政府有補助,但這麼長的時間也是不足。

封鎖不力枉費付出

身為北馬流動小販公會主席,陳財熙認為,這次的全面封鎖應該像第一次行動管制令的做法,因為如果壓不下感染曲線,行管令一直延長,所有的付出都是白費。

他說,這次卻“開一些、關一些”,車照駕、人照走、生意照常做,對很多行業很不公平。

“我也希望政府提供補助和津貼給小販,或是允許暫緩償還屋貸和車貸,以及提供零利息貸款給小販。另外,小販也是高風險群,希望可以儘快獲得接種疫苗。”

服飾業在這15個月內斷斷續續營業,陳財熙指每個月都虧錢,同行也苦不堪言。

陳財熙在這幾個月的夜市生意都不理想,有時一整晚零交易。(檔案照)

陳財熙專賣女裝服飾,以往一週跑6天夜市。(檔案照)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