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指LRT3成本減至150億更具效益 交通部回應5問題釋疑慮

(八打靈再也15日訊)交通部聲稱,新的輕快鐵第三路線(LRT3)在削減成本47%至150億令吉後,將可維持更高的運作可行性和更低的車資。

Advertisement

交通部發文告表明該部支持財政部削減輕快鐵第三路線(LRT 3)的成本價,並澄清有關合理化輕快鐵成本的5大課題,以消弭公眾的疑慮。 

文告指出,輕快鐵第三路線(LRT 3)縮小輕快鐵站的規模和減少輕快鐵列車的容量,主要是因為大馬基建公司對輕快鐵系統的規劃超越實際所需。

ADVERTISEMENT

“財政部長對大馬基建公司在3月30日要求增加220億財援感到驚訝。而新的LRT 3可為200萬人口服務,且每小時每方向可運送3萬6700人次。”

交通部澄清5大課題釋疑慮

◆課題一:從6節車廂改為3節車廂──由於巴生河流域和吉隆坡人口密度不斷增長,使用3節車廂列車是不合理的。

交通部回應:22套3節車廂應付現有載客量可說是綽綽有餘。在高峰時段,預測到2034年時,每小時每方向的乘客人數最多是6185人次。22套3節車廂每小時可容納一個方向6210人次的乘客。隨後可購買額外的3節車廂增加容量,以滿足2050年以後的乘客量。

車站可容納多達4節列車。LRT3系統的設計使它能從現有間隔從6分鐘到最短2分鐘,高峰時段每小時每個方向可容納1萬8630人次,比2050年高約7000人次(2050年的乘客估計為1萬1584人次)。

◆課題二:6節列車將會更加舒適,有利於未來的發展。

交通部回應:國際標準允許每平方米佔6至8名乘客。在任何時候,乘客承載量將少過每平方米6名乘客。

◆課題三:當其他列車正在維修或有問題時,應有足夠數量的備用列車。

交通部回應:22節列車的總數包括兩列車作為備用,這已符合國際標準。 

◆課題四:重新設計輕快鐵站不應僅僅為了節省成本,未來乘客增長應列入考量, 否則未來擴建或改建時可能更昂貴。

交通部回應:目前的車站月台設計可容納4節列車,應能應付2050年後的乘客量。同樣的,月台和大廳的規模可應付至2050年後的客流量。輕快鐵站的設計應滿足乘客的實際預計需求,而不是屈就於不切實際的需求導致成本上升。

◆課題五:勿減少輕快鐵站的基本設施或輕快鐵站數量的成本。

交通部回應:被取消的5個站是Lien Hoe、Temasya、Persiaran Hishamuddin、SIRIM、Bukit Raja和Bandar Botanic。這些車站的預計乘客量在2020年是每日低於1500人。然而,隨著乘客量和需求的增加,輕快鐵站將逐步建立。此外,這些重新設計的輕快鐵站及設施將針對現有的格拉那再也延長線作為基準測試,以迎合預計的乘客量,絕對是綽綽有餘。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