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打造蝙蝠俠鋼鐵俠李小龍皮偶 華巫聯手創新皮影戲

皮影戲(Wayang Kulit)是馬來民間傳統表演藝術之一,但對本地廣告設計師卓元炳和鄭得發來說,表演藝術並沒有種族之分,他們認為皮影戲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民間傳統表演藝術,因此在傳承皮影戲方面,我國新生代皆肩負重任。

Advertisement

也因此,他們為皮影戲加入新的元素,包括為現代電影的角色,如《星球大戰》的各個角色,以及蝙蝠俠、水行俠、鋼鐵俠,還有明星和歌星,如已逝國際武打巨星李小龍及英國創作歌手艾德希蘭(Ed Sheeran)打造皮偶,以吸引各族年輕人觀賞皮影戲,讓它得以傳承不息。

來自檳城,在吉隆坡工作多年的廣告設計師卓元炳投身廣告設計業多年,2012年,他為了參與一項為期一週的設計展覽,而開始設計皮影戲的皮偶。

ADVERTISEMENT

“當時,我萌起設計與本地文化相關的作品的念頭,起初我曾想過設計峇迪,但擔心以花朵設計為主題的峇迪,未必能引起普羅大眾的共鳴,便打消了這個念頭。由於我在廣告設計業經常以設計角色為主,於是後來想到,可設計皮影戲的皮偶來參展。”

他發現,皮影戲一直予人馬來傳統表演藝術的刻板印象,以致難以吸引一般年輕人。他便決定為皮偶加入新的設計元素。

為深入瞭解皮影戲,他特地從吉隆坡到吉蘭丹州拜訪當地一名資深皮影師師傅莫哈末達因賓奧斯曼(Muhammad Dain bin Othman)。

莫哈末達因享有皮影師師傅(Tok Dalang)的尊稱,迄今已有逾30年唱戲操偶的豐富經驗。他也是獲得吉蘭丹州馬來傳統皮影戲(Wayang Kulit Melayu Tradisional Kelantan,WKMTK)藝術學校受認證的皮影戲師傅。

視大師達因伯為師傅

他視莫哈末達賓奧斯曼為師傅,因此,以達因伯(Pak Dain)來尊稱對方。他在吉蘭丹州觀賞了達因伯製作皮偶以及表演皮影戲的過程之後,得知對方過去多年來一直以製作和表演傳統皮影戲為主。

由於他從小就是美國著名科幻電影《星球大戰》(Star Wars)的粉絲,於是便萌起以該電影的經典角色為藍本來設計為皮偶的念頭,希望藉此為皮影戲注入新元素。

他畫了幾個《星球大戰》裡的經典角色的設計圖稿之後,再請達因伯用牛皮將之製成皮偶。接着,他以《星球大戰》裡的兩個角色製成的皮偶參與該設計展覽活動,沒想到獲得大眾不錯的反應,這使他萌生成立團體的想法。

由於達因伯有製作和表演傳統皮影戲的豐富經驗,而他則有意為皮偶設計新的樣貌,兩人因理念相近而一拍即合。

2012年,他與達因伯及其好友──廣告設計師鄭得發一起創辦Fusion皮影戲(Fusion Wayang Kulit,FWK)團體,然後到全國各地,甚至到外國推廣皮影戲表演藝術。

皮影戲版《星際大戰》受歡迎

奸角忠角分由左右邊出場

卓元炳說,設計皮影戲的皮偶與畫一般設計稿有很大的分別。

“皮影戲又稱為影子戲。皮偶是在白色熒幕後方,通過燈光照射,將皮偶的影子投影在白色熒幕上進行表演。因此我設計皮偶時,不只是畫角色的外形,也必須在皮偶身上繪出花紋,以便燈光投影在皮偶上時比較有立體感。”

他說,製作皮偶得經過三個步驟,即畫、割、塗顏色。他擅長畫和塗色,因此第一個步驟和最後步驟由他負責,至於割的部分,則交由達因伯負責。

“因為我熟悉《星球大戰》的劇情,便由我來構思故事大綱,以便我們能使用以該電影角色為藍本而設計的皮偶來呈獻皮影戲版的《星球大戰》給觀眾觀賞。雖然我們為皮影戲加入新元素,但有些傳統細節還是必須保留的。由於皮影戲是馬來傳統表演藝術,所以除了《星球大戰》角色的名字以英語來稱呼外,其他對白依然使用馬來語。”

他披露,達因伯在吉蘭丹州表演皮影戲時,都是以吉蘭丹口音的馬來俚語來演繹。雖然富有濃厚的吉蘭丹色彩,但吉蘭丹州以外的觀眾比較難以明白。於是他們到吉蘭丹州以外的地方演出時,達因伯就以多數本地人都通用的馬來語來演繹。

“此外,皮偶角色也分為忠角和奸角。傳統皮影戲上演時,若是忠角出場,必須從熒幕右邊出場。反之,若是奸角則是從熒幕左邊出場。雖然我們為角色和劇情注入新元素,但依然根據這些傳統表演細節來演出。”

以動漫角色設計皮偶

吸引年輕人觀賞皮影戲

“我設計蝙蝠俠、水行俠、鋼鐵俠、李小龍的皮偶,因為他們都是家喻戶曉的超級英雄和明星。而英國創作歌手艾德希蘭則是當今西洋樂壇當紅的歌手,他曾於今年4月前來我國開演唱會,我便把依據他的樣貌來設計的皮偶贈送給他,讓他驚喜不已!”

今年6月,他認識多年的好友──漫畫家蔡詩中為2019年馬來西亞玩具動漫遊戲展(Toys/ Anime/Games/Comic Con,TAGCC)設計了具有日本動漫色彩的吉祥物“Tagbaby”。接着,他也把該吉祥物設計成皮偶,並參與該展覽。

他希望以超級英雄、動漫角色,明星或歌星為藍本來設計皮偶的作法,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人對皮影戲產生興趣。

“其實,皮影戲除了是我國的馬來民間傳統表演藝術,還有很多國家也有皮影戲,例如印尼、柬埔寨、泰國、印度、中國、土耳其和希臘等地都有傳統皮影戲表演。”

他認為,傳承民間傳統表演藝術沒有種族之分,因此在過去7年來,他一直與達因伯合力到全國各地,以及到外國推廣皮影戲,以便這類傳統文化可以傳承不息。

讓他感到欣慰的是,自從他以動漫角色為藍本來設計皮偶之後,不但吸引年輕人來觀賞皮影戲,就連許多小朋友也開始愛上皮影戲。

15人組Fusion皮影戲團體

到國內外推廣傳統藝術

Fusion皮影戲團體自2012年成立之後,除了創辦人卓元炳、達因伯和鄭得發,還有一群在幕後敲擊樂器的馬來樂師,目前,該團有15名團員。卓元炳說,每當皮影戲上演時,多由達因伯負責操偶唱戲,他負責做投影,其中一名團員負責製作音效,而其他團員都是樂師。“大家分工合作,一起呈獻精彩的皮影戲表演。”

該團曾受邀過全國各地,包括吉隆坡、吉蘭丹、檳城、柔佛、沙巴、雪蘭莪和吉打州等地表演,也曾受邀到國外參與文化交流活動,包括德國、澳洲、中國和新加坡等。

“我們除了受邀參與文化交流活動,也參與過各種文化藝術節、展覽,還有接受企業邀請在晚宴上演出等等。”

該團每年平均演出8場,而他認為,他們的演出機會很少。

“我們的宗旨是傳承民間表演藝術,因此希望政府可以給予本團更多的支援,以便我們有更多演出機會,可以將皮影戲推廣到更多地方及國外。”他說,傳統皮影戲並沒有音效或動畫製作,為了吸引年輕觀眾,該團目前呈獻的皮影戲朝向多媒體製作的方向發展,即加入音效和動畫,讓皮影戲更豐富和多元化。

“我會繼續以超級英雄、動漫角色、電影角色、名人、明星和歌星為藍本來設計更多新的皮偶角色,同時計劃在未來為皮影戲注入更多流行文化的元素,讓皮影戲能成為深受年輕人歡迎的表演藝術。”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