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性教育孩子迎接新成員 二寶來了手足不爭寵

老大不是想吃弟妹的醋,但弟妹出生後,老大的心理可能變得很敏感,而且內心是渴望回到從前的陪伴、害怕被忽略、行為常常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叛逆,只是好多父母都不知道原因。

(吉隆坡訊)完整的性教育可讓孩子有接受弟妹的心理準備,這教育可分為兩個對象:孕婦與孩子。其實,妻子在備孕的一年都需要有心理準備及穩定的情緒。

Advertisement

性教育工作者蔡秀琴指出,備孕的情緒可影響胎兒,若備孕時情緒不穩定,在生產後,寶寶也較情緒化,搞得較難教養。因此,女性在備孕的前一年需訓練自身的情緒,經常處於平和及穩定的情緒,若在懷孕期能平復心情,對準媽媽也可能沒有這麼辛苦。

“即使是意外懷孕,準媽媽也必須用喜悅的心情迎接寶寶,這就是所謂的‘母子連心’,母親的情緒是會帶動寶寶的。”

她提醒,懷着第二胎的媽媽除了要有心理準備及開朗情緒,也要給予第一個孩子性教育,以讓孩子可接受自己的愛會被分薄。

“4歲以上孩子可能思維成熟些會接受自己有弟妹,但4歲以下則需要多一份的教育。大多數的父母會問孩子是否想有弟妹的心理準備,但孩子或已習慣在家是一位‘霸者’,因此,不想有弟妹分薄她/他的愛,這時父母須為孩子解說緣由。”

ADVERTISEMENT

讓孩子感覺胎兒跳動

她建議,不妨用假設性的問法,試探孩子對於弟妹的想法及意見,但必須為孩子再三強調,寶寶的性別始終不能控制,并解說生命的來由。

她提議,父母可透過繪本或故事來解說生命的來由,當孩子發問有關問題,再從中為孩子解惑。

“當孩子看着媽媽的肚子一天比一天的大,心中有不少的疑惑,同時也對弟妹有期待。其實,嬰兒成長過程也會為父母及孩子帶來喜悅的氛圍,所以,大家必須一起開心地迎接小生命。這樣除了是性教育,其實也包含生命的教育,當有胎動時可叫孩子摸媽媽的肚子,讓孩子感覺胎兒的跳動,其實是很好玩的。”

“當孩子摸着幾個月胎兒的跳動時,媽媽也可講述當時懷着孩子的狀況與反應,這有助於鞏固孩子與父母的親子關係。即使孩子長大了,也會回想那溫馨的一刻。”

父親解釋狀況

教孩子體諒母親苦衷

蔡秀琴表示,孕婦也可為胎兒朗讀繪本以進行胎教,此外,當孩子問及如何“走入”媽媽肚子里時,也可透過繪本或故事敘說方式為孩子解惑。另外,網絡也有不少適合孩子的性教育故事,其中具有教育意義的是“一個孩子的誕生”。

“‘一個孩子的誕生’是一班科學家拍攝的照片所組成的視頻,其視頻講述一個來自母親卵巢的卵子臥在一條輸卵管的粘膜皺褶內,在這條通往子宮的管道內,來了父親的精子導致卵子受精,以創造一個新人類。”

她說,其實剛剛身為“哥哥”或“姐姐”的孩子也會想為剛出世的弟妹表現,以示歡迎,但是母親迎接新生命的首個月,難免手足無措,很難再有心思顧及長子或長女的感受,所以父親在這部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父代勞照顧起居飲食

“長女或長子會因母親的忽略而感到被冷落,父親除了照顧長女或長子的起居飲食,也必須安撫其感受,比如母親的身子在生產後虛弱,也不方便幫長女或長子洗澡,這時父親除了要代勞,也必須向孩子解釋情況,并要孩子體諒。”

“生產後的女性有很多的禁忌,父親需要向孩子解釋狀況,以讓孩子有心理準備,體諒母親的苦衷對於親子關係是極為重要。”

她提到,有研究指出,很多孩子不了解自己的出世時間,雖然知道出世日期,卻不知自己的出世時間及重量。研究顯示,半夜出世的孩子也逐漸減少,只因現代孕婦都擇日催生及剖腹生產,不會像舊時孕婦一直等待胎兒作動才生產。

她說,讓孩子了解自己身世也是教育的一種,父母也會為孩子留下兒時的衣裳或玩具,讓孩子感受成長的感觸。

指導從中幫忙

建立當兄姐成就感

蔡秀琴提醒,手足之情是必須培養,長子或長女必須分擔照顧寶寶的責任,而長子或長女的想象就是母親生了個寶寶可以當玩伴,但寶寶不是睡覺就是喝奶,該落差難免會有所失望,因此,父母需要向長子或長女解釋,弟妹是需要時間成長才能當玩伴。

“父母需要教會長子或長女照顧寶寶,尤其是幫寶寶洗澡,但是寶寶的身體軟綿綿,父母難免會緊張,甚至會認為站在旁邊的長子或長女是添亂,將他/她趕走現場,其實長子或長女是出自于幫忙。”

“其實,父母可叫長子或長女在旁看着,從中學習如何幫弟妹洗澡。父母也可在寶寶洗澡時留下一隻腳,讓長子或長女幫忙洗刷。讓長子或長女從中幫忙照顧寶寶,可以建立哥哥或姐姐的成就感。”

孩子敏銳度超越想象

她說,誰照顧寶寶誰就會和他產生感情,很多時候長子或長女想要照顧寶寶,在不知如何幫忙之下,無能感就會不謀而出。父母也應為長子或長女設置照顧寶寶規範,賦予責任感,只要孩子為家庭付出才會有投入的感情,也可培養手足之情。

“另外,在第二胎出世后也勿忘了長子或長女的感受,記得也要抽一些時間陪長子或長女,如哄他們入睡或講故事等。要長子或長女知道,即使家庭有了新成員,爸媽仍然愛你的。其實,孩子的思維及敏銳度是超出我們的想象。”

她分享自身案例,在幾年前她已被醫生證實懷孕了,但她卻沒有及時公開,可是當她在幼兒園接送孩子時,被教師問及是否已身孕。她感到驚訝為何幼教會知道,原來她的孩子在課堂的情緒有不穩的情況,表現得沒有安全感,一直想要人家抱等,這可證實媽媽的一些的心理及身理變化是可以影響孩兒的情緒。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