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地方

彭文寶:製造噪音疾病 教育民眾勿餵野鴿

(檳城24日訊)鴿子常被比喻為和平、友誼、團結、聖潔的象徵,不少民眾本著善意餵食野鴿,結果引來大批野鴿聚集,進而造成噪音和衛生問題。針對此事,檳州福利、愛心社會和環保委員會主席彭文寶認為,當局不能以強硬手法處理此事,應從教育著手,讓民眾理解其中的利弊。

Advertisement

彭文寶接受光明日報電訪時說,野鴿可能是疾病的傳染體,因此民眾應減少餵食它們。此外,不少野鴿也會在高樓築巢,它們的糞便會衍生衛生問題。

他說,檳島市政廳偶爾會接到居住在高樓的居民投訴,指有許多野鴿在屋頂上築鳥巢,當局官員會到該建築物噴煙霧驅趕野鴿。

ADVERTISEMENT

“但這做法只是治標不治本,因為我們只是把野鴿的問題引到另一個地方。”

他解釋,野鴿會在建築物屋頂築巢是因為它們沒有合適的地方居住,因此該如何安置這些野鴿是當局面對的挑戰。

不採用強硬手法

他指出,如要長期防範野鴿聚集,房屋發展商在興建高樓時或可著重在屋頂設計,不讓野鴿或其他鳥類有空間築巢。“或許我們可探討尋找一個合適的地點讓野鴿聚集在一處。”

受詢及檳州會否仿效泰國以法律途徑全面禁止民眾飼餵野鴿,他說,民眾飼餵野鴿是出於好意,因此不能採用強硬方式解決。

據報導,為防範疾病通過野鴿傳播,泰國全面禁止市民和遊客在公園及公共場所飼餵野鴿,違例者可能面臨最高3年監禁或罰款2.5萬泰銖(約3192令吉)。

檳島市政廳公共衛生及執照組主任朱蒂索巴說,野鴿聚集在公共場所的根本原因是民眾飼餵它們,只要民眾不私自餵食,野鴿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但即使有關當局勸告民眾勿餵食野鴿,仍會有民眾餵食。

“提高民眾勿餵食野鴿的意識需要長期的努力。”她說,與貓狗烏鴉相比,有關野鴿的投訴較少,偶有1、2宗,所以情況還在控制範圍內。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