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張聰:維護國家利益 組媒體聯盟強化話語權

(古晉18日訊)世華媒體集團執行董事張聰說,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國家的話語權是至關重要的。馬來西亞不同語文的主流報章媒體和電視台,近日組成媒體聯盟,共享信息,維護國家的利益和穩定,其根本目的,旨在強化大馬媒體對外的話語權、公信力和傳播力。

她表示,中國的話語權和國際傳播力,是否可以有效地和世界溝通交流,是否可以做到中外融通、中外合作、中外互敬互重的話語體系,是非常關鍵的。

Advertisement

“也就是說,‘中國故事’、‘中國聲音’、‘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要和時代的氣息相契合,要為人類的進步文明作出應有的貢獻,要在世界的話語生態環境中,構建可以同外部世界溝通的共同話題和核心價值。最重要的,是讓中國的話語體系、話語內容和呈現方式,可以被世界所接受、所認同與所傳播。”

張聰今日參與2022海絲華文媒體發展論壇暨華媒福建行,並受邀在線上發表

主題為“新時代中國的國際傳播力─越唱越嚮”的演講。活動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福建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福建省廣播電視局主辦,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海峽電視台承辦,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華人頭條)執行。

她指出,海外媒體常常可以從中國的話語傳播中,聽到這麼一個耳熟能詳的聲音:“推動人類文明交流互鑒”、“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向世界展示和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中國精神、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

ADVERTISEMENT

“中國曾經一度斷層的傳統文化,歷經政治的滄桑之後,如今已經成為世界的熱潮和焦點。因為數千年的文化傳承,不但要為全球的華人邁步前進,作出思想與力量的鋪墊,也要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勇敢的承擔。在歷史的長河中,文化的軟實力是永恆的。在硬權力和軟實力的博弈中,軟實力才是最後的贏家。”

在百年不遇的全球大流行疫情背景下,張聰提到,世界進入了一個不可掌握、不可確定的動蕩變革時期。而中國,站在歷史的新起點、新徵程上,當中國以雄健的身影和深厚的實力,重新出現在東方的時候,國際社會,特別是西方強國,難免心生不安,甚至恐懼和怨懟。

“特別是在數百年來‘西強東弱’的世界發展格局中,西方世界和媒體,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別人,特別是中國,已經成為一種不可更易的習慣、價值和規律。”

她強調,中國要如何應對西方話語媒體的偏見、誤解、傲慢,乃至抹黑、醜化,妄加評斷和指責,已是新時代不可回避的議題和趨勢。當世界發生歷史性大變革和展現新格局的時候,當東風西漸的時候,中國必須看準抓住歷史的機遇,必須為對外傳播工作注入新的生命、新的內涵、新的共識;必須在已經取得的重大進展中,更加全力以赴,化被動為主動。

“無論是以‘講好中國故事’為核心內容的國際傳播工作,還是以增強國際話語權為重要目標的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都是中國當下必須全力推進的新徵程、新歷史。”

張聰提到,如何讓世界讀懂中國、看懂中國,了解中國的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以及“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脫貧致富”、“人民獲得幸福感”等的觀點和理念,成為世界認知接納中國的核心價值和內容。

“還有,中國故事,是要把中國人民奮發上進的風貌展現出來。不但要講好中國人民奮鬥圓夢的故事,也要說清楚中國只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就走過了發達國家用了幾百年的時間才完成的發展歷程,創造了人類歷史發展的奇跡。講好中國故事,歸根結底,要講清楚,近現代以來,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在這麼短的歷史時期實現如此震撼而深刻的發展進步,讓人民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她提倡中國要善用各種生動的事例,說明中國發展本身,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寶貴的經驗和智慧。比如說,以講好中國“小康故事”,闡明了中國對人類脫貧減貧事業的巨大貢獻;以講好中國“碳達峰” “碳中和”故事,體現中國對全球氣候變化應對的獨特而重要的貢獻;以講好“發展中大國”故事,展現“負責任大國”的貢獻,有效說明中國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