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國內地方

【內附視頻】康豐榮:每個皆創作靈感 貝款也能創作賦予新生命

報導:林秋瑩

(檳城30日訊)對於普通人來說,在沙灘撿拾貝殼可能只是一種消遣,但在貝殼藝術雕像創作人康豐榮(87歲)的眼中,每一個貝款都是創作的靈感。他可以把個別或一組的貝殼做成各類昆蟲、動物、海產及各類物品。

Advertisement

今年他特別配合虎年而用貝殼做了棕色與白色的貝殼老虎,他把老虎的神韻及體態都做得維妙維肖,他只要信手拈來很快作品就出來了,純熟手藝讓人驚嘆!

康豐榮。

康豐榮的藝術細胞可說是天生的,只要看見外型及顏色特別的貝殼,他總能聯想到接下來該創作甚麼樣的作品。

比如他看到有斑紋的貝殼時就會聯想到老虎、看見貌似象牙的貝殼就聯想到大象,甚至連小螃蟹的鉗子都讓他聯想到潮劇人物的頭飾。

ADVERTISEMENT

康豐榮創作的每只老虎貝殼藝術雕像,各有不同形態。

配合“虎”年,他在接受《光明日報》訪問時,只見他輕易的在所收藏的貝殼堆中找到黃斑的貝殼,並先用熱熔膠將老虎體型固定著,然後逐步將

耳朵、鼻子及眼睛粘合,最後再把爪子及鬍鬚都一一粘了上去。

雖然貝殼具有相似性,但其實每個貝殼都有不同之處,所以康豐榮所創作出來的每一件藝術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如過去他創作的貝殼藝術老虎雕像,每只皆是不同形態的老虎,給人帶來的感覺及體現的美都是不同的。

貝殼色澤花紋無法被取代

他也很少在貝殼藝術創作上使用顏料在畫圖或寫文字,因在他的眼中,貝殼的色澤與花紋都是無法被取代的。

他收藏了各樣大小不一的貝殼,就連動物眼睛、鬍鬚或細長的腳的細緻部位,都能輕易的在其貝殼堆中找到吻合的。

小小螞蟻。

1969年時他在沙巴一酒店任職,當時在工作之餘他都會到海邊散步,從那時起他就被貝殼的天然色澤與紋路吸引了,每次從沙巴回檳,行李箱裝的都是貝殼。

“有人因此笑我常帶‘垃圾’回家,但我不在乎,我認為會欣賞者自然會把它們當作寶貝,不會欣賞者就把之當成垃圾。”

後來在無師自通下,康豐榮學會以貝殼創作藝術雕像。他從1971年起在峇都丁宜旅遊區做起了貝殼買賣生意,也在檔中擺賣自己創作的貝殼藝術作品。

西方人較懂藝術捨得花錢

“當時恰好是越南戰爭時期,很多美國兵在放假時都會到檳城來遊玩,他們看見這些小藝術品都愛不釋手。 ”

他說,西方人較懂藝術,他們會從不同面去欣賞藝術品,也較捨得花錢購買。

他認為,可能文化與生活習慣的不同,本地人接觸藝術品的機會也不多,所以對於藝術的欣賞仍不夠廣。

他希望政府能開該可讓本地藝術者參與的手工藝館,也讓更多人認識藝術及與藝術建立聯繫,更重要是讓好的藝術作品被更多人看見,也讓藝術工作者得到更大的認同。

康豐榮所創作出來的每一件藝術品都是獨一無二的。

康豐榮憑著他與生俱來的天賦,在創作貝殼藝術雕像時也無需事先構圖,而是輕鬆的在所收藏的貝殼堆中尋找適合的貝殼組件並粘合,呈現出他自己心中的藝術形象。

對貝殼的熱愛也讓他持續不斷地到處收集各類大小不一的貝殼種類,他除了走遍檳城海邊,連到外國旅行時也念念不忘要走海邊以收集貝殼,一旦收集到一些難得在本地看見的貝殼種類,那份快樂的心情是非筆墨能形容。

旅行時不忘收集貝殼

不過他感嘆,以往他可以在新關仔角海堤找到許多的貝殼,唯當該處在填海後,該處就不見貝殼的蹤影了。

雖然這幾年因疫情肆虐而他被孩子阻止他到海邊拾貝殼及到峇都丁宜開檔,但他還能在早前所收集的貝殼中,持續創作不同的藝術品。

他希望疫情可以盡早好轉,讓邊境早日開放,其藝術作品也能再度獲得懂得欣的遊客的青睞。

康豐榮創作的12生肖。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