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沙登動起來 上篇】年輕人合力活化社區 發掘腳下美麗土地

位於雪蘭莪州史里肯邦安(舊稱沙登)的1502A蘑菇項目,是一家由舊店屋改造而成的民宿,一群年輕的沙登朋友極力於活化社區,於是各出奇招,希望把人們吸引到沙登來。為達成目的,他們在民宿內開設隱藏式酒吧,創辦文青咖啡館,舉辦文創市集……力求沙登恢復昔日活力,再創輝煌。

取名“蘑菇項目”背後的意義深厚,34歲的葉家銘是1502A民宿創辦人,他說蘑菇的生命力極強,只需將蘑菇孢子放在蔭涼潮濕處,噴灑適量的水分,將溫度控制好,等待一些時日孢子就會長出蘑菇了。

Advertisement

“我們希望活化沙登新村的計劃能夠像蘑菇一樣,由這裡開啟,然後蔓延至整個社區,讓我們一起展現頑強的生命力。”

專業於建築設計的葉家銘和女朋友在2014年從國外回到家鄉發展,雙雙落腳在沙登新村大街的老店屋,2020年初在行動管制令實行之前,萌生了把老店屋打造成背包民宿的念頭,“豈料才動工不久就碰上行管令,工程無法進行,我們還一度非常擔心,背包民宿能完成嗎?”

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在斷斷續續實行的管制令期間,葉家銘決定放手一博,把民宿頂樓改為隱藏式酒吧Suagu,售賣精釀啤酒。

越是融入一個地方,就越是感受到它的美好。“我們在安定下來之後發現,由於地理位置的優越,又靠近吉隆坡,因此沙登新村沒有出現年輕人外流的情況,但是,沙登新村好像也沒有被很多人記起,只感覺到被邊緣化。我們也察覺新村內曾經輝煌的傳統行業例如製鞋業也逐漸沒落,這有多可惜呀!”

ADVERTISEMENT

於是,他想到自己是否能夠多做一些什麼,讓外界人士前來發掘沙登的美好。

有“鞋城”美譽

根據維基資料顯示,沙登新村是老地名,在1974年之後沙登被政府易名為史里肯邦安(Seri Kembangan)。沙登新村是馬來西亞452個華人新村之中的第二大新村,佔地834公頃,擁有2600間住戶,人口估計有2萬人。

葉家銘指出,沙登新村在最早期是以種植橡膠和楊桃聞名,六七十年代楊桃還批發至全馬各地。

記錄指出,沙登新村在90年代曾經一度輝煌,因為當年政府極力將工業進行集中化,以期製造更多就業機會,於是村內建有不少的中小型工廠,如鞋廠、巧克力廠等,並以工業和貿易取代所有的農業活動,於是製鞋業成為沙登新村的“特產”之一,90年代的沙登新村已發展成為全馬的鞋子製造中心,有“鞋城”之美譽。

沙登周圍也出現了博特拉大學、馬來西亞國立大學、農業研究院、馬來西亞油棕研究院和多媒體超級走廊等發展計劃,新村在硬體方面獲得極大改善,使得擁有車輛的人數日愈增加,造成主要街道面臨塞車之困。

傳統行業漸沒落

步入2000年,沙登已經從一個簡陋的新村,逐漸跟上現代化的步伐,成為一座市鎮。

資料指出,這一座位於吉隆坡大城市邊緣的新村,受到城市化的催激而迅速發展,經濟活動已逐漸邁向現代化,例如飲食業、服務業、汽車業、印刷業、電子科技業、旅遊業及國際化企業。當地的工業活動製造了許多就業機會,也減少年輕一代向外遷移,反之,許多外地人陸續湧入,人口逐年上升。

“其實,聽聞在當年有90%的新村村民依靠鞋業維持生計,唯後來因為中國出產的鞋子非常便宜,沙登新村的鞋業蒙受打擊,也逐漸沒落。”葉家銘說。

感慨熟悉的傳統行業消失,更遺憾許多人遺忘了沙登新村的存在,於是,葉家銘和夥伴們萌生了激活沙登的念頭。

心動不如行動,活化沙登新村就從他們開始。

以葉家銘(右)為主導,帶領團隊先把民宿辦起來,民宿內的建設都是由團隊一手一腳弄起來。

“蘑菇項目”計劃下舉辦工作坊,把地方特色串聯起來。(受訪者提供)

把地方特色串聯起來

葉家銘瞭解到,如果要讓一個地方被人們記住,同時能夠吸引外來者的目光,首先,它必須有自己的故事,因為每一個原始的故事就是地方上的靈魂。

有故事,有靈魂,它才能夠永久被牢記。

“基本上沒有人想來沙登,因為一沙登堵車嚴重,二沙登沒有好看好玩的東西。”葉家銘不禁感歎。

但因為住在這裡,葉家銘慢慢感受到沙登的美好。“這裡有一條古腰河,沿岸的公園風景優美,老人家喜歡來遛鳥,沙登嶺是一個看日出的好地方,沙登美食多不勝數,每一天吃一家一年也吃不完,譚公廟具有歷史文化價值,巴剎是體驗地方人文的場所,沙登小學也設有一個新村博物館……這些都值得一看。”

“蘑菇項目”的最終目的,就是把地方特色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可以對外宣傳的焦點,就像蘑菇的孢子一樣,遍地發芽盛放,下一次前來沙登,就知道哪裡是值得參觀和留下腳印的地方。

蘑菇項目」月前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創市集,一共吸引35個文創單位參與,到訪的客人也非常踴躍。(受訪者提供)

 

辦別開生面文創市集

勞動節舉辦創意文創市集,透過文創產業吸引年輕人的目光!

“蘑菇項目”在剛剛過去的勞動節,一連4天在民宿內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創市集,利用民宿房間的便利,舉辦方將一間房間留給一個文創單位自由發揮,讓他們在床上、架上、櫥櫃上擺放產品,潔白的床單突顯文創產品的特色,每一件文創品都更加容易被看見。

“這一次的活動一共吸引了35個文創單位參與,到訪的客人也非常踴躍,大出我們的意料。文創產業可以引起年輕人的注目,當他們到來後,還可以順道到沙登新村參觀走走看看。”葉家銘說。

他從來不帶着很高的期望,要求到訪者一次過瞭解沙登或者喜歡上沙登,只求在每一次的“促銷”中,能讓到訪者多瞭解沙登一點,因為他們知道透過一丁點一丁點的累積,慢慢就會匯流成河,延展無限可能。

陳子健在「蘑菇項目」下開辦咖啡館Overdose Kitten,售賣自己烘烤的咖啡。

冀訪客探索沙登之美

26歲的年輕沙登居民陳子健在“蘑菇項目”的民宿一樓開辦了咖啡館Overdose Kitten,售賣自己烘烤的咖啡,圓一個年輕夢想。

從不喝咖啡到喜歡喝咖啡,再到學習烘烤咖啡豆,然後還進一步開設咖啡館,陳子健是一步一腳印邁入咖啡世界。

此外,他也和朋友組成一支攝影團隊“漫慢”,以嶄新手法拍攝感人故事,而葉家銘推展“蘑菇項目”的故事,就是他拍的其中一支影片。

陳子健從事網購事業,他形容星期一至星期五為工作而辛苦,開設咖啡館之後則是週六週日特別忙,唯一的不同是,這兩天的忙碌是越忙越開心。

“我在認識家銘之後才認識到蘑菇項目,因為認同他們的理念,所以加入激活沙登的團隊。”

陳子健說,沙登的確有許多值得欣賞的地方,只是在現有階段需要被團隊發掘出來,然後再對外公告。“我們都在着手探索沙登的美,無論是地方,人文或者歷史,當然探索和整理需要很多心力,但我們還年輕,只要多花一些時間就可以了。”

他指出,沙登的製鞋業、楊桃種植、製香、編製籐椅等等都能夠體現沙登的人文價值,或許這一些領域因為時代的變化面對挑戰而沒落,但只要能夠重新被發現,就有存在的理由和價值。“

在未來,陳子健指團隊希望能舉辦不同元素的展覽,例如畫展、照片展以及文創工作坊等等,透過活動先將人群吸引來沙登,然後再把人群推向沙登各個角落,無論是到譚公廟看看,到巴剎逛逛,還是到住家式的餐廳享用美食,都是把沙登激活起來的方式。

明日看過來

沙登新村的“老師父皮鞋”是在地皮鞋製造廠之一,第三代傳人曾國威不但繼承了祖業也創建了自己的品牌,他聘用村內的製鞋老師傅,希望把沙登鞋業的璀璨延續下去。

特約報導 +攝影 \  高寶麗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