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實驗猴價格飆漲20倍 中國藥企大舉“囤猴”

(北京10日綜合電)中國國內醫藥行業出現“猴荒”,中國媒體報道,醫藥研發企業正在大舉收購實驗猴。

據內蒙古日報報道,昭衍新藥6日將2萬只實驗猴劃歸至名下,而像昭衍新藥這樣大量“囤猴”的CRO企業還有很多。供不應求,使得實驗猴的身價水漲船高。

Advertisement

以食蟹猴為例,此前單價不到7000元(人民幣,下同,約4596令吉),目前已暴漲至16萬(約10.5萬令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實驗猴存量僅有約3萬只,市場上“有價無猴”的呼聲越來越大。

“猴荒”背後,一方面是冠病背景下醫藥企業研發需求擴大,政府投入也在加大;另一方面,在供應端,猴子需要近4年才能用於實驗,且一只實驗猴通常僅用於一種疾病研究。

一般而言,任何一款藥物想要上市都需要進行人體臨床試驗,在藥物臨床前,需要在實驗動物身上作安全性評價,尤其是生物大分子藥物,大部分在進入臨床前,都必須在實驗猴上進行安全性評價。

而近6年來,隨著中國國內生物醫藥研發的快速增長和國內新藥安評要求的不斷提高,臨床前研究所需的用猴量逐年增加。另外,實驗猴由於其與人類高度的基因同源性,對於疫情有高度的易感性,使其成為疫情發生後最有效的實驗動物對象。

ADVERTISEMENT

另據紅星新聞報道,2018年,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采購實驗用食蟹猴共600只,給出的預算金額為840萬元(約551萬令吉),每只食蟹猴的平均預算金額為1.4萬元;2019年,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采購實驗用食蟹猴共400只,而預算金額則漲到了1200萬元(約787萬令吉),僅一年時間,每只食蟹猴的平均預算金額漲至3萬元;到了2022年3月,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采購實驗用食蟹猴共40只,預算金額高達530萬(約347萬令吉),單價飛漲至13.25萬元。

迫於漲價太快、供應過少,藥企直接收購猴場以求自給自足,已經成為近年來維持研發的一大路徑。

猴子最接近於人 得出效果也更好

紅星資本局了解到,與老鼠 、兔子相比,猴子最接近於人,也是用於實驗最為理想的動物,得出的效果也更好。“用猴子做實驗,一個是社會影響力,一個是重要性。”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所教授楊占秋告訴紅星資本局, 類似於傳染性比較強、危害比較大的疾病就需要用到猴子,這也是近來冠病爆發後對食蟹猴需求高漲的原因之一。

對此,有腫瘤方向的主治醫師向紅星資本局介紹, “猴子與人的免疫系統最為相似,因此實驗用猴主要是涉及到激發免疫系統的疾病。以腫瘤為例,目前治療腫瘤最快的方法就是免疫治療,就需要跟人體的免疫系統最相近的動物猴子來實驗, 藥監部門在評審臨床前實驗結果時也是要看(實驗用猴)相關數據的。”

這也意味著,除了生理機制最接近帶來的需求,藥監部門的評審要求也推動了CRO企業對實驗用猴需求的增長。

據指,與老鼠 、兔子相比,猴子最接近於人,也是用於實驗最為理想的動物,得出的效果也更好。(互聯網照片)

楊占秋以其實驗經歷向紅星資本局介紹,中國飼養食蟹猴的場家並不多,加之實驗用猴需要保證其年齡、體重以及體內病原體等達到一定標準,食蟹猴也就比較“金貴”。

此外,食蟹猴等實驗用猴從繁育到能出欄用於實驗,時間長達近4年,這進一步加劇了“猴荒”的現象。

紅星新聞報道,但事實上,此前實驗用猴並非如此緊缺。據第一財經報道,中國國內實驗用猴市場一度供過於求,每年光是出口的猴子就達到3萬只。

2020年1月,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禁止野生動物交易的公告》,要求“各地飼養野生動物場所實施隔離,嚴禁野生動物對外擴散和轉運販賣”。中國實驗猴進出口業務就此暫停。

而公開資料顯示,用於實驗最多的猴子食蟹猴並非本土物種,主要從東南亞引進。目前,國內的實驗用猴主要從本土猴場中獲取,因此也有市場分析稱,隨著冠病疫情影響的進一步降低,國內實驗用猴供不應求的情況或能得到緩解。

文/圖:互聯網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