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國內

威省推生態旅遊 來卓坤山吃尖尾

報道:陳玉燕

(大山腳21日訊)每逢榴槤季節,本地人及外地遊客都一窩蜂湧入浮羅山背吃榴槤,事實上,威省地帶不乏好吃的榴槤,只是這些土種榴槤,知名度不高。檳州政府在今年旅遊發展大藍圖中,將大山腳直落卓坤圈定為推廣“農牧旅遊”區域,鼓勵園主在果園內興建度假屋,藉此推廣卓坤山老樹榴槤外,也一併開拓威省區的生態旅遊。

Advertisement

鄭桔城以益菌養土,連這棵原本患上“黑頭病”的榴槤樹,也起死回生。

大山腳卓坤山的特產─“尖尾” (又名憶難忘)榴槤,讓人吃後口齒流香, 難以忘懷,然而此品種並未像貓山王、黑刺、葫蘆等廣為人知。

為把本土的好產品─“尖尾”推廣出去,朝更大的銷售市場邁進,當地一名榴槤園主,去年杪向農業部提出申請,將“尖尾”品種註冊在案,期望為此良好品種的基因留下記錄。

鄭桔城收集園內榴槤的各種量化數據,再進行分析及尋找對策,提升榴槤品質。

ADVERTISEMENT

2018年,新生態榴槤園主鄭桔城(39歲),從一名工程師轉身為果農,帶著創新思惟,他夢想著將這座祖傳的榴槤園,在管理上朝科技化、自動化、有機種植,以節省財力、人力的系統化方式進行。

他透露,園內的“尖尾”榴槤樹,是在他爺爺時代栽種,約有50年樹齡。其尾錐呈尖形,果肉淡黃色,甜中帶苦,肉質細滑黏綢,香味濃郁,吃過的人都念念不忘。

鄭桔城向農業部申請註冊“尖尾”品種後,農業部官員在5月23日,前往其果園進行審查與評估,並給予好評,申請結果日後當局會再作公佈。

“我希望通過農業部的認證,推廣卓坤山的特產,同時也想把榴槤老樹介紹給更多人,未來也計劃教育民眾保護自然生態的重要性,及如何選吃價格平民化、品質好的榴槤。”

其果園已獲得大馬美好農業規範(MyGap)認證,他也呼吁更多園主向農業部申請此認證,以開拓更多商機。若有果農不知如何申請,他願意分享。

農業部官員一行人前往鄭桔城(左六)的榴槤園,審查“尖尾”的生長環境與果肉,並給予良好評價。

鄭桔城離開職場後,2018年開始打理祖傳的3英畝果園。為改善榴槤的品質,讓大家吃到健康又美味的果王,他決定進行有機種植法。

“我之前買過一些榴槤,放入車里聞到的不是香味,而是噴灑害蟲的蚊油味,所以就想把榴槤轉換成有機種植,讓榴槤樹回到最原始的種植法。”

他說,榴槤樹原本是在大自然的樹林里生長,但如今一些園主卻依賴化學肥料及農藥,所生產的果實也失去了濃郁的果香味。

尖尾的果肉呈淡黃色,甜中帶苦,肉質細滑黏綢,香味濃郁,吃過的人都念念不忘。

帶著工程師的“職業病”,鄭桔城接管榴槤園後,便開始收集榴槤樹的量化數據,從中分析問題,尋找對策。結果發現主要問題出在土壤,化肥的使用也使到土質變硬及遭到破壞。

其後,在友人推薦下他改用益菌養土,讓野草自然在榴槤樹週邊生長,恢復大自然的生態鏈。經過4年努力,所生產的果實品質和口感,讓顧客一再回頭,也讓患上“黑頭病”的榴槤樹,起死回生。

“我希望可以保留原始的有機種植,也藉此教育民眾選用安全的榴槤。”

“尖尾”的尾部呈尖錐形,易於辨認。

他也觀察到,以往很多猴子及其他動物會來拉扯榴槤,如今都沒了;近期肥料價格暴漲、員工短缺,也對他絲毫沒影響。採用有機種植的果園,每半年只須除草一次,每3個月噴一次益菌,省錢省力。

從工程師轉換成果農的身分,鄭桔城坦言自己收獲了健康。以往的工作時間長,壓力大,如今不只可種出健康的水果,天天浸泡在大自然的環境,也讓他感到身心愉悅,身體得到充分滋養。

章佩珮與丈夫採用自然農耕及酵素打理果園,保護環境之餘,也確保果樹能健康生長。

打曼馬章武莫鄉管會秘書章佩珮的丈夫鄭榮興的榴槤園,就座落在卓坤山上。他說,父親早年住在直落卓坤一帶,在其他果園品嚐到“尖尾”的美味後,便自行嫁接果樹在園里栽種,因此“尖尾”成了此地特產。

他說,該園未來若進行翻種計劃,將會栽種更多尖尾品種的榴槤樹,以持續把它推廣出去。其果園里有約10棵尖尾老樹,在獲悉有園主為“尖尾”品種申請登記後,他也樂觀其成。

“這品種只有卓坤山有,它果肉香濃,讓人吃後想一再回味,但因知名度低,售價無法和名種榴槤競爭。”

章佩珮說,其果園不用化肥,採用自然農耕及酵素,保護環境之餘,也確保果樹能健康生長,產下品質優良的果實。其果園也已獲得MyGap認證。

由於吃過“尖尾”榴槤的的親友,對其味道念念不忘,而數年前台劇《意難忘》大紅,她便一時興起,為“尖尾”取了“憶難忘”的別名。

詢及卓坤山要發展生態旅遊,需具備什麼條件時,章佩珮坦言,檳州旅遊與創意經濟事務委員會(PETACE)必須提升遊客入園的道路設施,加強宣傳及將此行納入旅遊配套內。

“卓坤山榴槤園的面積比浮羅小,若要推廣生態旅遊,各個小園主也必須集思廣益,一起從長計議。”

她也構思要將果園打造成露營地點,或進行生態旅遊教育團,增加旅客對榴槤種植的認識,及體驗在果園的生活。

胡佑強:威省果園老樹生產的土種榴槤,味道不差,只需加強宣傳與包裝。

美心假期業務發展總監胡佑強認為,威省一帶擁有良好的條件,可以開發成自然生態景點,卓坤山的榴槤園就是一列,前提是必須獲得當地園主的配合,再與旅遊公司合作,包裝成完整的威省旅遊配套,才能成事。

如今,檳島浮羅山背在榴槤盛產季節,已成為遊客到果園享用名種榴槤的好地方。威中及威南地區也盛產許多好味道的土種榴槤,論口感也不遜于浮羅榴槤,只是需要加于宣傳。

“威省果園老樹生產的土種榴槤,味道一點也不差,只是欠缺了名堂上的包裝,以及宣傳上不到位。”

胡佑強舉例,西澳的自然生態景點,都是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而威省地大,也可以展開類似的定點旅遊。

“比如在榴槤季節,除了把遊客帶往卓坤山上吃榴槤,也可以進行了解榴槤由來與種植的教育團;或讓人在此露營,體驗在果園的生活;或在果園搭建度假屋,在非榴槤季節安排一些與大自然相關的生活營,以提升個人生活素質的保健課程。”

檳州旅遊發展大藍圖已將大山腳直落卓坤圈定為推廣“農牧旅遊”的區域,以推銷老樹的土種榴槤與當地生態旅遊。

威省市政廳今年擬定了《創意民宿》指南,並把卓坤山列入登山旅遊景點和露營的營地。

根據這項指南,若發展計劃面積不超過2英畝,申請者只需提交建築圖測,一旦獲批只需提呈土木工程圖測尋求通過,申請條件非常簡速。

新指南也為業者提供多項便利,包括豁免申請規劃準證、豁免繳付每英畝5萬令吉的治水獻金,及只需建設14呎寬的通行道路。

威省市議員王澤欽透露,他近期將擇日與卓坤山的榴槤園主會面,除了解說有關《創意民宿》指南的申請條件,也希望聽取園主們的回饋,攜手推動當地的生態旅遊。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