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天氣炎熱潮濕多雨 慎防哮喘肺炎齊發作

(香港訊)當天氣熱又濕時,不少人都覺得渾身不適,是心理作用嗎?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Oxford University and CUHK for Disaster and Medical Humanitarian Response)所長陳英凝表示,她與團隊曾研究本地住院和天氣資料,證實天氣因素(包括氣溫、濕度)與不同疾病入院率有密切關係。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陳英凝教授

Advertisement

沙門氏菌高溫易繁殖

“引致食物中毒的沙門氏菌在高溫下容易大量繁殖,增加感染風險,但未有很多研究分析它與其他天氣因素的關係。”

陳英凝與團隊在2018年發表了一個有關沙門氏菌住院率與溫度、濕度和降雨關係的研究,結果發現香港沙門氏菌發病率與天氣因素息息相關。

她表示,當濕度高又下雨,感染沙門氏菌而食物中毒的入院率會攀升。

ADVERTISEMENT

“氣溫30.5℃與13℃相比,相對風險高出逾6倍;

相對濕度96%相比60%,相對風險約高出2倍;

微量降雨(0.02毫米)與0降雨時比較,相對風險高1.3倍。”

濕熱空氣傳播致敏原

另一方面,很多人都知道低溫、乾燥天氣容易刺激氣管、誘發哮喘。但這些被認為在冬天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如哮喘、慢阻肺病(COPD)和肺炎,高溫和高濕度同樣有顯著影響。

陳英凝與團隊於2016年研究發現,炎熱季節濕度上升,哮喘入院率也會增加。其中一個可能,是高溫潮濕環境有利於產生空氣傳播的致敏原,如花粉和真菌孢子,而黴菌、蟎蟲亦更容易生長;高溫也有利光解作用,產生引發哮喘的污染物臭氧。當空氣中有較高濃度的致敏原和污染物刺激氣管,就會增加氣管炎症。

室內宜保持陰涼通風

“我們發現,在炎熱季節,如果當日平均溫度高於28℃,相對濕度高於82%,因肺炎入院的人有很明顯上升的趨勢。”

陳英凝於2018年的研究發現,在高溫潮濕的日子,長者因肺炎入院的風險會明顯較高,而相比60至74歲,75歲或以上長者更高危;慢阻肺病則與高溫有較大關係。

她指出,上述研究均針對住院人數來分析,“住院值得關注,因為用了社會資源,不只是個人的事。如果知道氣溫、濕度改變會增加入院率,並避開相關風險,就可以減低資源消耗;另外減少入院對病人身心都會有正面影響。

她希望大眾提升相關意識,“第一、要對自己健康風險有了解”;第二、留意環境風險,室內外環境都要考慮;室內宜保持陰涼、通風,和留意濕度;“雖然鼓勵多活動和運動,但都要考慮當天的溫度和濕度”,長者或長期病患做運動要量力而為。

爬山室外運動要小心

但要如何減低濕熱環境引起的不適呢?

“近年因為疫情關係,多了上網訂購食物,你是否有想過,在炎熱潮濕的日子,運送食物的過程安全嗎?食物送到家是否即時食用?有沒有立即放進冰箱?”

陳英凝指出,這都是需要考慮的食物安全。我們的生活習慣需要隨着氣候改變。她舉例,以往習慣奶茶喝一半,放在室溫過一段時間再喝,但如果天氣又熱又濕,奶茶會很容易變壞。

另外,去爬山、室外運動要小心,不止要留意高溫,污染物濃度、濕度高都有風險。

她提醒,哮喘患者在上述環境下運動,要適時休息及留意身體狀況。她的研究團隊亦建議哮喘患者和老年人,在惡劣環境下應盡量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可考慮使用除濕器和冷氣以保持較佳的室內溫度和濕度,避免暴露在炎熱、潮濕的環境中。

  氣壓引起關節痛?研究未有確實定論

究竟何謂“風濕痛”?

原來長者常說風濕痛,就是每逢刮風下雨就會關節痛,比天文台更準!

骨科醫生陳慧聰有留意到,近期的確多了病人求醫,當中不止長者,還不乏年輕人,“有些之前打球扭傷腳踝,或曾經骨折做過手術,就在天氣不好的時候,痛楚無端端出現。”

骨科陳慧聰醫生

關節生骨刺發炎

究竟何謂“風濕痛”?

她表示,風濕在中西醫範疇是不同的病症。中醫的風濕是指風邪入骨引致筋骨痛;西醫的風濕則是指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我免疫系統疾病,身體製造抗體攻擊自己的關節,引發炎症和對稱的痛楚,即身體左右兩側同時痛。

而因關節痛來求診的病人,大部分是患上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多在下肢出現,尤其在主要的負重關節,即膝蓋、腳腕及髖關節,以膝蓋最常見。關節用得多,導致內裏軟骨磨蝕,關節不能平均受力,產生骨刺,慢慢演變成關節發炎。”

天氣轉變為何會引起關節痛?陳慧聰翻閱不同研究都指出,天氣與關節炎的關係,較多與氣壓有關。有說法指出,關節炎病人軟骨磨蝕,骨頭失去軟骨保護,令到裏面的神經線較易感受氣壓改變。當氣壓轉變,造成肌肉和疤痕等膨脹或收縮,帶來痛楚。

“不過,多年來雖有不少研究,但受研究規模所限,始終未能得出確實定論。”

 

關節痛冷敷患處

若每逢“刮風下雨”都關節疼痛,陳慧聰建議,冷敷患處10至15分鐘,每日敷2至3次,或服用撲熱息痛紓緩痛楚。若未見改善,可用含消炎成分的止痛藥品。

“在患處貼上止痛貼,都可能有幫助,但首先要了解自己有沒有對藥物、貼膠或敷料的材質過敏;注意每款止痛貼都有每日使用上限,建議按包裝指示使用。”

她建議用藥前先徵詢醫生意見,了解問題所在才能對症下藥;例如坐骨神經痛,問題表徵未必出現在腰,而是反映在腳,若然腳痛就貼腳,未必改善問題。

減重關節更耐用

早期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可考慮服用葡萄糖胺,她解釋,葡萄糖胺可幫助生成軟骨和關節所需的液體,長期服用或可減輕發作時的痛楚,但未有文獻證實有助延緩關節退化,對晚期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未必有明顯作用。

想關節耐用一點,陳慧聰建議:

1.控制體重:肥胖會增加退化性關節炎風險,尤其膝蓋等負重關節如果承受較大重量,會加速退化,建議過重病人減磅,減低關節負擔

2.多做運動:關節炎患者可選擇游泳,毋須負重,相比其他運動對關節的壓力較低,又能活動全身

3.鍛煉肌肉:鍛煉關節附近的肌肉組,如股四頭肌和股二頭肌,這兩組肌肉在站立時能幫助身體負重,如果有足夠力量,就可減輕關節壓力

做法:

坐椅子上,雙腳踏地,屈曲膝蓋維持90度;抬起左腳並向前伸直(見圖),維持3至5秒後放下;重複10至15次為1組,每隻腳各做2至3組。

 

文 \ 張淑媚、李欣敏《明報》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