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周邊動脈疾病早發現 選對篩檢保命免截肢

(吉隆坡訊)周邊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指的是心臟及腦血管以外的動脈及血管出現阻塞現象,這類現象可發生在手、頸及腎動脈。

不過,最常見的是下肢,因此,周邊動脈疾病也被稱為“下肢血管阻塞”。

Advertisement

10年增加3800萬患者

血管外科顧問陳佳聯醫生(Dr Tan Kia Lean)表示,它的病理學和冠狀動脈阻塞及腦血管疾病是一樣的,都是因粥樣硬化斑塊造成血管阻塞,所以對醫生而言,當一個人周邊動脈疾病篩檢時出現血管阻塞,那意味着他的冠狀動脈及腦血管也有阻塞的風險存在。

“完整的周邊動脈疾病篩檢,除了要檢查下肢動脈之外,也包括檢查頸動脈、主動脈、腹主動脈或是否有腹主動脈瘤等,因此,可及時發現另外兩處動脈即冠狀動脈及腦血管是否有異常。”

ADVERTISEMENT

根據研究,當一個人有周邊動脈阻塞問題卻無症狀(asymptomatic)時,因心血管問題而死亡的機率為9%,至於有症狀的人死亡率則攀升至13%,相比之下,沒有周邊動脈阻塞的人會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只有5%。

他表示,根據一項在2000年的全球調查,當時共有1億6400萬人,有不同程度的周邊動脈疾病,而在相隔10年即2010年後,人數上升至2億200萬人,換言之在10年就增加了3800萬人,理由與全球人口老化、營養攝取過剩及缺乏運動有關。

“我國有10%至15%的男女

有不同程度的周邊動脈疾病問題,

不過,超過60歲以上的男女因血管已退化,

所以,機率超過20%,

即每5人中就有至少1人。

因此,針對周邊動脈篩檢對長者尤其重要,可避免不必要的下肢潰瘍甚至是截肢風險。”

在過去因對周邊動脈疾病的篩檢並不普及,很多患者明明已出現了嚴重程度的症狀,但卻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也不曉得該諮詢誰,以致錯失了治療的黃金時機,最終只能截肢來保住性命。

不過,如今針對周邊動脈疾病的篩檢已經很齊全,除了常見的上下肢血壓比值/踝肱血壓指數(Ankle Brachial Index,ABI)之外,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多普勒檢測儀(doppler signal)已經很普遍了,若能善用這些篩檢是可以改變結局。

初期症狀間歇性跛行

他強調,初期周邊動脈出現阻塞是沒有明顯症狀,不過,卻能從生活一些細節中察覺到,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間歇性跛行(intermit tent claudication),一個人在步行一段路,可以是100公尺或者是2至3公里(視血管阻塞的程度而定),卻突然發現小腿緊繃及疼痛,必須坐下休息一陣子,之後才能繼續走路。

當這類情況若頻密出現時或可能就是初期的下肢血管阻塞,其病理是小腿的血管因阻塞無法獲得供血,在坐下後小腿才能繼續獲得供血而可以走路,但假如情況已嚴重到休息不走路也會疼痛(rest pain)、或者下肢冰冷、腳毛脫落、指甲變得很脆及皮膚變薄等,這意味阻塞程度更嚴重了。

“在臨床上有兩種情況很常見,第一是患者把血管阻塞的那側腳放在床邊讓其下垂,目的就是通過施壓讓血流向下,第二種情況就是患者的一雙腳呈不同顏色,一邊是白色一邊紅色,白色就是突然缺血的現象。

除了這兩種情況之外,下肢血管阻塞到了嚴重階段就是無法癒合的傷口(non healing ulcers)或者是壞疽(gangrene),除了因血管阻塞之外,其他因素包括血糖指數不受控、細菌感染或傷口處理不當等,很多時候患者的下肢傷口會出現細胞組織壞死及潰瘍等,若不及時處理,後果就是截肢或有生命危險!”

陳佳聯透露,研究顯示,已有初期周邊動脈疾病的患者,假如在5年內不進行治療,從無症狀惡化成間歇性跛行有7%的機率,從間歇性跛行演變成下肢缺血(limb ischaemia)的機率有21%,這也意味着假如不篩檢不治療繼續坐視不理的話,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

“造成下肢血管阻塞的風險因素包括抽煙、高血壓、糖尿病及血脂異常、身體少動(physical inactivity)或久坐、過胖以及慢性腎病(CKD)等,以COVID-19肆虐全球這段期間,三高不受控加上缺乏運動造成過胖,必然會增加更多下肢血管阻塞的患者,而對醫生而言,相比粥樣硬化斑塊造成的血管阻塞,鈣質在不尋常地方如血管停留造成血管鈣化是更為棘手的問題,這類情況常見於長者及腎病患者,此時一般的篩檢已不足,必須依靠有經驗的醫生通過指檢來找出問題所在。”

糖友煙民年過50歲 建議每年篩檢1次

針對周邊動脈的篩檢可分為兩大類,即非侵入性(non invasive )以及侵入性(invasive)的檢查,前者包括了之前曾提及上下肢血壓比值/踝肱血壓指數(ABI)、多普勒檢測儀、超音波以及運動ABI(stress ABI)等,而後者則是血管造影(angiography)、電腦斷層血管造影(CTA)及磁共振造影(MRA)等。

一般上前者會更適合普羅大眾,理由是無須承擔不必要的風險,如打入身體顯影劑所產生的輻射傷害。

若一個人有糖尿病、煙民及年齡超過50歲,陳佳聯建議,每年進行一次篩檢。至於年齡65歲後的長者不管是男女也受促每3年一次篩檢,每次篩檢前無需禁食除非是有進行腹動脈及頸動脈檢測,任何人在進行篩檢前,醫生都會進行詳細的問診,包括了解患者是否有慢性疾病如三高?或者三高是否受控?家族病史以及生活症狀等。

篩檢風險有假陰陽性

“在了解患者基本情況後,醫生會先檢查患者的手腕脈搏,假如脈搏呈現明顯,那就無須多慮,但若是脈搏隱約或不明顯,那接下來就要進行非侵入性的檢驗,即上下肢血壓比值(ABI)。

在正常情況下,人的下肢血壓會高於上肢血壓,因此,若是下肢的血壓比手臂血壓低意味着有周邊動脈疾病,ABI的做法就是通過對比上下肢的血壓來計算出ABI值,首先醫護人員會測量患者雙手臂的血壓,然後再對比從腳背(dorsalis pedis)或脛骨後部(posterior tibial )所測量到血壓,ABI正常數值為0.9至1.0、中度阻塞是0.6至0.9,若是低於0.6的話,患者一般上已有周邊動脈疾病的症狀如間歇性跛行、一有傷口就很難癒合等,因此,ABI也被視為非常有效的篩檢工具之一。”

他表示,多普勒檢測儀是用於測量患者脈搏,通過多普勒音頻原理來診斷患者的脈搏是否正常,不過,它的有效性須建立在具備這方面經驗的醫護人員,而超音波亦如此,它需要有足夠經驗及技巧的醫護人員才能觀察到血管是否有病變,最後要提及的是運動ABI,它一般上是用於在各項非侵入性檢查也無法找到原因後才被派上用場,或者是針對已進行血管成形術(angioplasty)或繞道手術(bypass)的患者等。

至於篩檢有哪些風險呢?他說,我把它分為兩部分,第一是假陰性(false negative)及假陽性(false positive),第二則是它的重要性。

“當患者進行篩檢後,不管是假陰性或假陽性都會造成不必要的困擾,假陰性的傷害就是患者已有血管阻塞,但在篩檢後卻被告知沒事,因此,造成日後的嚴重傷害,至於假陽性則造成患者產生沒必要的焦慮或情緒波動,甚至必須進行更多的檢驗包括侵入性檢查,從而增加接觸輻射的可能性,對此醫生在問診時須謹慎,只要確定患者需要進行篩檢的情況下才會安排,以免增加不必要的負擔包括心理壓力及財務負擔等。”

他指出,篩檢的重要性就毋庸置疑,它可及早發現下肢血管是否已有阻塞或其他問題,並且舉一反三地找出腦血管及冠狀動脈的問題所在,因此,篩檢雖有其風險存在,但只要醫生能多觀察及詳細問診,即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阿斯匹林防血管阻塞

他披露,若篩檢後發現血管雖有阻塞,但情況還受控,那只要調整生活作息,比如戒煙、健康飲食及管理好三高慢性疾病,或者給予一些抗凝血藥物如阿斯匹林等即可改善阻塞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在外國如澳洲或歐美國家,頸動脈阻塞情況是很常見,這與當地人飲食習慣有關,因此,上了40歲的男女服用阿斯匹林是很正常,目的就是為了預防血管阻塞。

陳佳聯最後強調,對於大馬的民眾而言,因抽煙及糖尿病造成下肢血管阻塞,最終必須截肢的病例比比皆是,但其實都是可以通過及早篩檢,然後對症下藥進行治療從而避免的悲劇,因此,他的忠告是,趁還可以挽回時做出正確的抉擇,早篩檢早發現早治療,避免因下肢血管阻塞釀成一輩子的噩夢!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