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告別微塑膠 具多重功效 果酸去角質勝過磨砂

(香港訊)最近有環團提倡,棄用有微塑膠成分的磨砂護膚品,改以天然成分如白糖、紅糖、鹽等取代,發揮磨砂粒子去角質的功效!但是否可行?去角質原理是什麼,是否人人都適合?

微塑膠無處不在,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據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定義,微塑膠長度少於5毫米(約芝麻般大小),常發現於海洋及湖泊中;其中我們較常接觸是微膠珠,加入個人護理產品中,作磨砂去角質的清潔用途。

Advertisement

皮膚及性病科林嘉雯醫生

角質層太厚影響膚質

去角質護膚產品隨處可見,實際原理是什麼?皮膚及性病科醫生林嘉雯指出,皮膚最外層的表皮層共有5層,最表面是角質層,主要作用為保護皮膚免受外來物侵襲,如防止摩擦、損傷、細菌、病毒等。

角質層具保護肌膚作用,為何要去除?她解釋,角質層有新陳代謝過程,較健康循環時間約3至4星期,老去的角質層慢慢脫落,皮膚細胞再長出,形成新的角質層。若角質層不健康,新陳代謝過程較緩慢,可能需要使用去角質產品,使皮膚新陳代謝時間回復正常。

ADVERTISEMENT

她指出,有2種情況或導致角質層的新陳代謝變得緩慢,角質層堆積太厚,影響皮膚狀態。

1.油性肌膚

油脂分泌過量,令角質層不容易新陳代謝。角質層過分堆積,導致膚色暗啞,如角質層在毛囊出口附近,更有可能堵塞毛孔,形成粉刺、暗瘡

2.老化肌膚

年紀漸大,新陳代謝減慢,角質層亦會越堆越厚,皮膚變得暗淡、粗糙、乾燥

水楊酸減少油脂分泌

促進角質層新陳代謝的方法大致分為2類:物理性去角質及化學性去角質。

物理:粗糙微粒磨走表面角質

透過摩擦,磨走不健康的角質,如使用磨砂產品、毛巾或洗面機洗臉,用剃鬚刀刮除鬍子等,都有去除部分角質層的作用。

林嘉雯指出,理論上使用一些粗糙微粒,亦做到去角質功效,故白糖、紅糖、鹽、咖啡渣等天然成分均可。使用什麼物質磨砂分別不大,因原理都是摩擦皮膚表面,並非透過成分深入皮膚。

使用含有酸性成分產品,例如果酸、水楊酸、杏仁酸等,將角質層細胞之間的黏連解除,去除角質。

相比物理性去角質用品,化學性去角質有3大好處:

◆較全面有效

理論上,化學性去角質較有效,原因是去角質成分可進入深層肌膚,去除角質較全面有效;物理方法則只能磨走表面角質,而使用產品時的力度和微粒大小等,都會影響效果。

◆減少刺激

化學性去角質是透過化學成分深入皮膚,分解角質細胞,過程中不涉及對皮膚的拉扯,對皮膚較少刺激;而物理性去角質過程,因應微粒大小、表面結構、硬度、使用力度等,可能對皮膚造成一定刺激,引起敏感。

◆多重功效

一些化學性去角質成分,還有其他護膚作用,如水楊酸能減少油脂分泌,令油性皮膚減少角質層堆積。

皮膚敏感不建議磨砂

林嘉雯特別提醒,各類去角質產品並非人人適用。“皮膚較乾燥、有傷口或敏感人士,不建議磨砂;而皮膚較乾燥或易敏感者,選擇化學性去角質產品時,需留意酸性成分和濃度,建議先諮詢醫生,揀選合適的去角質產品。”

香港環保署去年9月推行“Bye Bye 微膠珠”約章,鼓勵業界淘汰含微膠珠的沖洗型產品,消費者可瀏覽網頁(bit.ly/3MDVcvD)選擇不含微膠珠的產品,或自製天然磨砂粒。

林嘉雯表示:“使用磨砂產品前,首先要留意自己皮膚是否適合磨砂,微粒會否太尖、太粗糙。”

每1至2星期用一次

她建議,先在臉部較小範圍,如臉部下方較不易敏感的位置試用,確定沒有不良反應如泛紅、乾燥、痕癢等,才全面使用。

“磨砂時間一般不建議超過3分鐘。

密度方面,建議開始時每1至2星期用一次,

待皮膚慢慢適應,沒有不良反應後才提高頻率。”

她說,頻率視乎自身膚質、磨砂產品類別而定,建議先諮詢醫生,了解自己膚質,再選用合適產品。

香港理工大學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方家熙

香港城市大學環境毒理學及化學講座教授、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梁美儀

  積存人體影響健康 1貽貝或含14顆微塑膠

微塑膠早已入侵我們日常生活,除了磨砂產品之外,牙膏、洗髮水、沐浴露、潔面乳,甚至唇膏、粉底、精華、面霜等都可能含有微塑膠。

香港理工大學未來食品研究院和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方家熙,以及香港城市大學環境毒理學及化學講座教授、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梁美儀均表示,大量微塑膠流入海洋,對海洋生態及人類帶來一定影響。

破壞海洋生物繁殖

方家熙表示,理大團隊曾在世界各地作微塑膠研究,發現遠至青藏高原的湖水、北極圈深海海洋生物,近至香港魚類及貝類動物體內、污水排放口等,均發現微塑膠存在。

“它們流入海洋被各動物誤食後會進入食物鏈,經過生物累積、生物放大作用,其含量在食物鏈中會不斷滾存。”

他解釋,濾食性動物如貽貝(mussels)等藉過濾水中微粒來進食,塑膠在其體內積聚,而體積較大的生物如魚類進食這類動物,以此類推,微塑膠最終進入人體。

梁美儀指出,外國有研究發現微塑膠進入海洋生物體內,可影響其消化系統及繁殖;方家熙補充,微塑膠積存可減低海洋動物的食慾,影響能量吸收,而形狀不規則的微塑膠更會破壞海洋生物如魚類的腸胃,引致發炎甚至死亡。

透過食水進入體內

微塑膠進入人體積存,對健康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理大團隊化驗香港水域的貽貝,顯示每隻貽貝最高含14顆微塑膠;團隊配合食物環境衛生署早年做的全港食物消費量調查結果推算,發現香港人從進食貝類動物中,每年每人最多可吸入超過10,000顆微塑膠,數字對比世界各地相關研究,屬較高水平。

塑化劑可能致不育

而且,微塑膠進入體內的途徑不止一種,例如新鮮蔬果、海鹽、食水等,理大早前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合作研究,從人體糞便推算腸胃中的微塑膠含量,發現數字於全球亦屬較高水平。

方家熙引述其他學者於南京做的新研究指出,人體腸胃內微塑膠含量與炎症性腸病的嚴重程度成正比,惟背後原因仍有待查明。目前學界有關微塑膠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研究為數不多。

梁美儀表示,雖然微塑膠相關研究不多,但有不少研究指出,塑化劑進入人體後會對健康帶來傷害。他引述外國研究指,塑化劑可影響人體荷爾蒙,有可能導致不育、男性性器官縮小、女性經期提早,甚或提高肥胖風險;而不少微塑膠含塑化劑成分,故可能對人體造成類似傷害。

文 \ 植蔚卿《明報》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