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新型冠狀病毒地方

去年曾日燒50具屍體 武拉必火化場祈求“生意別太好”

報導:鄭智鍵

(大山腳1日訊)隨著國內染疫死亡病例大減,火化場也脫離爆滿的情況。去年9月的疫情高峰期,當時的殯葬服務成了“最火”行業,火葬場每天要處理許多疫歿者遺體,有時甚至燒到午夜或凌晨,讓業者面臨嚴峻考驗,暗中祈求“生意別太好”。

Advertisement

大山腳福德正神會武拉必火化場工作者沙姆亞(34歲)和瑟甘(32歲)說,他們從事此行已10多年。多年的殯葬服務讓他們不僅對華人傳統喪葬習俗非常了解,也從最初听不懂福建話到如今可以福建話交流。

瑟甘說,疫前每月處理的遺體最多百來具,但疫情高峰期所處理的遺體卻高達300至400具。

“檳城疫情在去年的9月份時很嚴重,該月份被送到火葬場的遺體有約400具,其中百多具是疫歿者遺體。

他指出,疫下逝者人數劇增,他兩兄弟根本忙不過來,因此在獲得理事會同意下找來兩名親戚幫忙,并改以24小時輪班服務才應付得來。

ADVERTISEMENT

“疫前我們從早上8時工作至下午5時,疫情大爆發后被送來火化的亡生者大增,最高紀錄是一天差不多50具遺體,包括疫歿者遺體,所以只能多請2個人24小時輪流工作。”

他說,在疫情高峰期間,他們從早上8時至下午5時是處理非疫歿者遺體,疫歿者遺體都安排在下午5時過后焚化,許多甚至在午夜或凌晨時進行。

瑟甘指出,為防止疫情擴散,疫歿與非疫歿遺體的處理時間需分開,也避免家屬有接觸機會。

他說,疫歿者以樂齡者居多,也有部份遺體是受到管制令影響而無法被送回家鄉治喪,就送去了火葬場。

他說,這些死者的家鄉包括在雙溪大年、亞羅士打、怡保及吉隆坡等,他們是在管制令期間滯留在檳城的人士。

“他們當中有的是病逝或意外身亡,在親友或慈善組織幫忙下送到火葬場善后,完成拾金(拾骨)儀式後被安奉在骨灰甕,再向警方申請由殯葬業者代送回鄉。”

疫情高峰期,送行者須“全副武裝”確保大家都安全。

遺體善后工作有其忌諱嗎?瑟甘直言,殯葬業是百無禁忌的,惟必須注意言行舉止,禁止喧嘩或污言穢語,以示對逝者和家屬的尊敬。

“做這行已那麼多年,我沒有遇過甚麼靈異事件,我們是百無禁忌,也算是做好事。”

“多年來我未遇過不好的事,但曾夢見過往生者對我說謝謝,讓他可以體面的安息。”

他透露,遺體在火化兩小時之后才能拾金,之后再做標籤,每個步驟都不容馬虎。

他說,疫情期間所有人都須遵守防疫SOP,處理確診者遺體一律須穿防護衣並定時消毒。

他感謝理事會的體恤及照顧,提供足夠的防疫用品,以保障自身與他人的安全。

沙姆亞指出,治喪儀式是遵從逝者或家屬的宗教信仰和意愿來進行,近年不乏家屬在舉殯奠禮中,特聘請“孝獅”到靈堂或火化場祭奠。

“孝獅”與慶典出動的傳統舞獅不同,只有德高望重的師傅或社團才能舞“孝獅”。

“孝獅”一般以藍、白、黑色為主,獅頭上有一個“奠”字,隨著悲痛沉重的奏樂緩慢舞動,當奠禮結束后,“孝獅”也會被火化,讓靈獅隨著逝者同登九泉。

祭奠禮儀結束后,“孝獅”被火化,寓意靈獅与逝者同登九泉。

在朋友介紹下,陳偉傑(33歲)和弟弟陳偉安(28歲)在10多年前加入了殯葬業,疫下他倆無私幫忙醫院處理逾10具無人認領的遺體,不求盈利,但求心安。

陳偉傑坦言,殯葬工作是百無禁忌,家人對他從事殯葬業也沒反對,但一小部份人還是會因他的工作投以異樣的眼光。

盡管如此,陳偉傑與弟弟并不會在意別人的冷言冷語,認為他們的工作是為逝者善后,是一個值得尊重的職業。

他說,要做就做到最好,因此他們在處理逝者的遺體時都會帶著敬仰的心,再提供專業的服務,是屬於積福報的善舉。

“疫情期間,但凡接到醫院通知,要求幫忙處理一些無人認領的遺體,我都會二話不說到醫院了解情況,在能力所及下妥善幫忙處理后事,包括施棺、道士誦經、火化及安奉骨灰甕等工作,讓逝者安息。”

他說,那些在醫院病逝超過一兩個月都無人認領的遺體,或者家庭貧困的往生者,他們都會盡力幫忙,一般會花上差不多5000令吉。

“有時候我們會尋求慈善組織的幫助,包括施棺或資助安奉到骨灰塔等,畢竟個人能力有限。”

陳偉傑為無人認領的往生者善后,將骨灰安奉入骨灰甕。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