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半津學校撥款新指南 申請維修前官員到校審核

(八打靈再也4日訊)教育部發出最新的“政府資助學校的維修與提升撥款”指南闡明,不管是申請或發放程序,都將經過縣教育局(PPD)、州教育局(JPN)和教育部資產管理組(BPA)共3個單位。

與此同時,教育部於2018年開發的學校維修撥款線上申請系統“eVendor”已停止使用。

Advertisement

根據《星洲日報》引述可靠消息指出,在最新指示下,當局批准學校的撥款申請前,將先由各州教育局官員親自到校進行實體考察,以確保所申請的撥款符合實際需求與市價。

根據教育部過往的做法,任何政府資助學校在提出撥款申請時,必須先拍下需進行基礎設施維修的照片,接著交給BPA審核,再由該單位下放撥款給董事部以進行維修。

消息說,如今,隨著教育部發出新指示,即BPA審核及發放撥款給學校董事部前,各縣和州教育局將會到各校進行實地考察,並根據校方的申請進行討論,以及為校方提供建議,包括建議學校是否要增加撥款申請或調整數額,最後再交給BPA審批和下放撥款。

據瞭解,這將是第一次交由教育局進行實地考察,即先審核校方的申請,才讓BPA審批維修撥款。

ADVERTISEMENT

報導稱,教育部副部長拿督馬漢順也證實,政府資助學校的維修撥款,今年一樣會匯入董事部戶頭,由董事部安排維修工程。

駁斥撥款將以工程方式進行

他駁斥傳言指政府資助學校今年的撥款將以工程方式進行的說法,並指那是子虛烏有的說法。

“教育部已於2019年通過政策,將政府資助學校的撥款改為由教育局進行工程。”

他說,自己於2020年上任副教長之後,就糾正了這項政策。在2021年時,教育部重新將政府資助學校的款項匯入董事部戶頭。

馬漢順指出,根據教育部審計部(Audit Department)的調查,部分學校(包括政府資助華小、淡小、教會學校、華中、國小)在獲得教育部撥款後,出現工程延誤、工程沒有進行、工程與申請的內容不符等等的問題。

他說,審計部為此建議調整申請程序,由教育局官員先審查學校申請的工程,並給予建議。

“如果官員認為學校的維修工程需要更大的款項,將建議學校申請數額更大的撥款,反之亦然。”

他表示,所有經過教育局官員審批的申請,BPA將通過教育局把款項匯入董事部戶頭。

他表示,一直以來,政府資助學校申請撥款時,都需要附上學校破損以及需要維修的照片。BPA在獲得申請資料後,是根據照片評估學校工程的需要,但這還是無法真正評估學校需要維修的實際情況。

減輕BPA官員工作量

“通過教育局官員的審查,這可以更實際和仔細進行審查工作,並減輕BPA官員的工作量,讓撥款可以盡快下放給董事部。”

他說,其辦公室將會和往年一樣,與BPA官員配合,確定各政府資助華小的撥款全數匯入董事部戶頭,並確保在教育局官員合作下,盡早把維修款項下放給董事部,讓維修工程可以盡快開展。

他表示,華小今年共獲得8603萬令吉維修與提升撥款,比去年的7407萬增加了1196萬,增幅達到16.15%,希望各校董事部根據BPA規定的程序使用撥款。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